美酒,并命家伎歌舞助兴。
酒至半酣,忽见人影闪处,一名年老女仆登堂入室,当众施礼。百里奚抬头望去,却是府内杂役,因主理缝洗衣被,故称浣娘。
百里奚:浣娘,今日公卿大夫毕集府中,你登堂何干?
浣娘:众卿欢饮,嫌无礼乐酬宾。妾自幼极善弹唱,请献一曲,以娱嘉宾,不亦可乎?
众官闻此,无不大奇,继而鼓掌欢笑。百里奚欣然允之,便命其抚琴为咏。那浣娘再拜称谢,便于大庭广众之下退而端坐,落落大方援琴抚弦,自弹自唱。其曲词云: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舂黄黎。
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一曲歌罢,余音绕梁,那浣娘已是泪如雨下。百官闻听此曲委婉幽怨,且句句道着国相名讳,字字真切,耐人寻味,不由皆都大惊。
百里奚此时早已涕泣横流,离座上前,将那浣娘面貌仔细观之,半天方才收泪。
百里奚哽咽问道:这一妇人,你不是我发妻杜氏乎!
浣娘俯身再拜:妾正是上大夫百里奚结发之妻,娘家杜氏。
百里奚:如何寻到此处?既为我府中浣娘,据我所知已有数载,又因何不肯相认,却于此大庭广众之下,公卿大夫席前,自请献曲?
杜氏:妾自火灾毁家亡室,携子孟明视行乞列国,辗转万里,四十年寻夫不辍,以至此地。因不知夫君身为大夫之尊,是否忘却故人,另有新欢,故请入府为佣,做浣娘三载。今日方敢相见,是欲公卿大夫,做个证见!
百里奚:离别之后,你母子是怎生过活?
杜氏:自离别之后,四十余载,家中景状,已尽在适才歌中矣。
百里奚闻罢,热泪复不能止,叫道:既如此,我儿何在?
言犹未了,堂中早就奔出一个家仆,四十许岁年纪,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百里奚惊道:你是何人?
孟明视:父亲,孩儿孟明视在此!
百里奚问道:因何以此为名?
杜氏代为答道:愿尽此生,能得生父孟明看视一眼也!
当下一家三口在堂上相认,抱头痛哭,众官无不下泪。
蹇叔更是悲喜交加,命子白乙丙出见婶母,更与孟明视结为兄弟。
秦人闻知此事,无不感动。秦穆公闻报大喜,派人多送财帛,以示祝贺。
秦穆公在位主政,与百里奚、蹇叔主明臣贤,在国内不遗余力推行教化,对国外复施德诸侯,由是八戎来服。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镜头转换,按下秦穆公,复说楚成王。
楚成王自前番被齐桓公以威势逼迫,在诸侯面前认错,并向周王室进贡包茅,始终气愤不过,时刻欲雪此耻。及闻郑国不参与首止之盟,公然与齐桓公作对,不由大喜,便与大夫屈完商议北进中原之策。
屈完奏道:欲争中原,必先联郑。今郑伯手下,大夫申侯用事。申侯贪而善媚,极得郑文公信重,言听计从。大王欲与郑修好,何不遣使先通于申侯,使为中媒?
成王听罢大喜,即纳其计,遣使赍币,前往收买申侯。申侯见到财帛,当即许诺,遂即入宫,怂恿郑伯背齐事楚。郑伯闻此,犹豫不决。
郑文公:倘姜小白率诸侯来伐,我却如何是好?
申侯笑道:天下诸侯,非楚不能敌齐。况齐侯前番首止之盟,挟众拥立姬子郑,专与天子作对;而主公已允天使背齐向楚,已身负王命,今不早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