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桓公北伐(6 / 9)

仁德,不敢再怀贰意。

楚子元伐郑无功,亦知成王不悦,由是心不自安,篡谋群位益加急切。

适逢文夫人有恙,楚子元假称入宫问安,并移送卧具寝处宫中,三日不出。大夫斗廉听说此事,不由分说闯入宫门,当面责让楚子元。

斗廉:令尹虽为王叔,亦是人臣。人臣之礼,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咳唾其地犹为不敬,况寡夫人寝处密迩于此,可供王叔下榻乎?令尹速出,我便可佯作未闻未见此事。

楚子元恼羞成怒道:楚国之政,皆在吾之掌握,汝奴辈何敢多言?

斗廉不服,高声叫喊。楚子元愈怒,便命左右将其拘梏,不放出宫。

文夫人在间壁听到叫喊之声,暗命婢女前往打探,归来回报。

婢女:王叔夜宿宫中不出,大夫斗廉来劝,二人言语不合,复被王叔拘押在宫。

文夫人闻此,便知道子元将欲篡逆,遂暗使侍者出宫,告急于斗伯比之子斗谷於菟,使其带兵入宫靖难。

斗谷於菟得报,遂密奏楚成王,约会斗梧、斗御疆及其子斗班,半夜率甲士包围王宫,先将楚子元家甲私兵杀散,然后直入内宫。

楚子元时因文夫人不容私通,心中不快,方拥抱宫女醉寝,忽闻兵甲之声,便于梦中惊起,仗剑而出,迎面恰遇斗班仗剑而入。

楚子元:孺子持兵带甲入宫,意欲何为?将作乱耶?

斗班冷笑:我非作乱,特来诛作乱者耳!

说罢,伸手便是一剑,将楚子元砍下头来。斗谷於菟领兵后至,将斗廉开梏放出,齐至文夫人寝室之外,稽首问安而退。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次日一早,楚成王升朝坐殿,斗班等人进奏昨夜之事,并请王命屠灭子元全家。楚成王闻奏大怒,遂准奏施行,并于宫门外悬挂榜文,宣布王叔楚子元罪状。

楚子元既死,令尹官缺,楚王欲用斗廉代替其职。斗廉非但不喜,反而固辞。

斗廉:楚之劲敌,乃是齐国。齐用管仲、甯戚为相,乃至国富兵强,成为天下诸侯之首。臣之拙才,远非管、宁之敌,虽能安楚,却不能使楚称伯中原。

楚成王:卿既固辞,则谁可为我令尹?

斗廉:大王欲与齐国抗衡,则非用斗谷於菟不可。

百官闻言赞叹,亦都保奏:斗廉大夫高风亮节,人所不及,且所荐极当。斗谷於菟有安民治国之才,经文纬武之略。必须此人,方称其职。

楚王准奏,遂拜斗谷於菟为令尹,敬呼其表字子文。楚子文既为令尹,便即倡言。

楚子文:国家之祸,皆由君弱臣强所致。若依臣计,楚国凡百官采邑,皆以其半纳还公家,以实国库。臣为首倡,愿先于斗氏族中行之。

令尹带头贡献采邑贡赋,诸卿大夫不敢不从,楚成王不由大喜过望。由此楚子文尽心竭力辅佐楚王,治兵训武,进贤任能。乃以公族屈完为大夫,族人斗章治军旅,己子斗班为申公,镇守申国故地,屏卫北边。由此未上数年,楚国便即大治。

公元前671年,周惠王六年。齐桓公姜小白与鲁庄公姬同会盟于扈(河南原阳),再次缔结友好。楚成王亦派使臣聘鲁,自此始与鲁国缔交。

次年山戎部落攻陷曹国,掳走国君曹僖公曹夷,不久又释放归国。

齐国因与曹国相邻,桓公闻报大忧,乃问计于管仲。

管夷吾:欲用兵于北,须先除南顾之忧。

齐桓公:南顾之忧为谁?

管夷吾:先君襄公已灭纪国,鄣为纪国附庸,至今未服。我若北征,后患非小。

齐桓公:鄣乃小国,伐之必克。但其君是我太公支孙,灭同姓不义,奈何?

管夷吾:此事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