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悉心钻研,将双卦相叠,开创后天易,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注以卦辞爻辞,称为《周易》。
周易创始,以图像数字,阴阳对立变化,阐述纷纭繁复世间万象。再经后世周公及孔子等人推论解读,形成《周易》一书,留传至今。经历代文人学者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世人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联系。
西伯姬昌又创“六征观人法”,是一套完备系统鉴人之术。周文王此后用以教导太师姜子牙,使其据以考察人品高下、评定才能优劣。后世周公、孔子、庄子、吕不韦、曾国藩、刘劭、诸葛亮等识人、相人大家,无不深受文王六征观人法影响。
姬昌被囚,西伯僚臣积极营救,不惜尽出国中所有。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及有莘氏美女给纣王。帝辛此时正与东夷大战,为免西顾之忧,本欲下令释放西伯归国,见周臣前来贡献,正中下怀。于是指其美女,哈哈大笑。
帝辛:仅此一物足矣,况宝物如此之多!念西伯被禁七载,毫无怨恨之心,是个忠臣,特旨赦免其罪,并赐给弓矢斧钺,授征伐诸侯之权,使为西部诸侯之长,称西伯侯。
散宜生:臣代我主西伯感谢君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姬昌获释,回到西岐后便即上书,向帝辛献出洛水以西土地,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帝辛答允,宣布废除酷刑,商朝臣民水感恩纣王,反而皆都感谢西伯侯姬昌。
当时西伯姬昌在位,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部族都非常信服。
其时帝辛刻意经营东南,因而忽略西周。
姬昌趁机行使专征特权,四出用兵。先并吞泾渭平原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黎、刊等部,黄河以南虞、芮等部也望风归附。
消息传到朝歌,帝辛充耳不闻,反而以为西部有姬周为屏障,更无后顾之忧,便与妲己放纵淫乐,通宵达旦。
西伯姬昌经过几番试探,见商纣王不以为意,遂怀报杀父之仇,长子被烹之恨,己身无故被囚之辱,开始全力翦商,首先起兵攻打黎国,并将其一举平灭。
商臣祖伊与西伯姬昌有隙,又怕商朝就此颠覆,于是入宫,往谏帝辛。
祖伊:陛下,上天已绝我殷祚矣!无论巫史预测,或用龟占,都无善征。
帝辛:胡说!历代先王,岂不佑我?
祖伊:非是先王不佑,而是大王荒淫暴虐,自绝于天,故被天弃,使民不得安食。而大王既不揣度天意,又不遵循祖宗常法。今殷民皆愿商朝早亡,因谓:“天何不显灵?不早降灭纣天命!”民心如此,其将奈何?
帝辛:我命在己,而不在天,贤卿何必担心!
祖伊:呜呼!王多过失,又懒惰懈怠,岂尚能向上天祈求福命,以佑我殷民乎?
帝辛:再要信口妄言,我必斩汝首!
祖伊闻此,再拜而起,辞帝出殿,仰天长叹。
祖伊:纣王已不能劝矣,不亡奈何!
姜子牙时在朝歌,闻说祖伊之叹,于是二话不说,辞别故友异人,背起行囊,向西而去,直奔岐周。
由此追溯姜子牙先祖,曾为五帝之时四岳,并辅佐夏禹治水,立有大功。因被帝舜封在吕地,故此后世指国为姓,自称姓吕。于是姜尚又称吕尚,以子牙为表字。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因父亲早死,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并为族人所不容。
姜子牙渐渐长大,为奉养寡母,十几岁便开始为生计操劳。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姜子牙先做宰牛卖肉屠夫,后开酒店,聊补无米之炊。每至夜阑更深,店门打烊已后,姜子牙便挑灯夜读,刻苦学习天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