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为条件。
莘侯早闻商汤之贤,意欲与其结盟,以为臂助,于是大喜应其求婚,并将伊挚作为陪嫁厨师,随同公主前往商国。
伊挚到商国之后,遂以厨艺为例,教给商汤尧舜之道,说与伐夏救民之策。
伊挚:臣闻老子曾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商汤:此言何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伊挚: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商汤:善哉,真治国至理名言也。
商汤遂先拜伊挚为师,而后任命其为宰尹,就此伊挚改名为伊尹。
如此说来,伊尹实乃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
当时妺喜被夏桀宠爱,因好闻裂缯之声,夏桀便为其征集举国之缯,使侍臣当面撕裂,以顺适其意。又因妺喜爱闻裂缯之声,帝桀就下令百姓制造大量丝绸,以供妹喜糟蹋,凡不能完成缴纳任务者,都要挨打受罚,直搞得民不聊生,许多织户家破人亡。
时间既久,夏王得闻民间咒骂之声,对妹喜宠爱便疏,渐渐心生厌倦。
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献琬、琰两女求降。夏桀见二女皆有国色,十分宠爱,赠以苕玉,各刻其名字于上。妺喜则因年长色衰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行宫,不使在朝。
伊尹闻此,遂向商汤献计,自请前往伊洛,结交夏桀王元妃妺喜。
妺喜对夏王心生怨恨,于是便与伊尹秘密来往,泄露夏朝各项军政机密。
伊尹通过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情报,回报成汤。当时天下雄兵皆在山东,乃为九夷之师,皆听从夏朝君主号令。伊尹献计商汤,先停止对夏桀王贡纳,以探其态度。夏桀闻说成汤断绝贡献,果然大怒,尽起九夷之师,来攻商国。
伊尹:大王,九夷之师如今犹听夏桀指挥,可知夏朝势力尚在,不可猝伐。
商汤:如此奈何?
伊尹:可上表请罪,以浮辞解释,恢复对夏朝贡纳。
商汤:然,即依此计行事。
商国请罪,并恢复纳贡,夏王怒息,于是罢兵。
伊尹则积极准备军马粮秣,并暗中联络周边诸侯,时刻筹备攻夏。
时有仲虺,任姓薛氏,名莱朱,号中垒,薛邑华夏族人,奚仲十二世孙,薛姓始祖。仲虺出生之时,便闻空中雷声虺虺,闪电如蛇,继而大雨倾盆。因闪电就像长蛇飞舞,父亲故为子起名叫虺,并以赤蛇纹身。复因其排行老二,故曰仲虺。
仲虺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国君之位。在仲虺带领下,薛国经济发达、实力强盛,成为中原强国。仲虺见夏朝江河日下、众叛亲离,遂主动与商汤联盟,加入其灭夏行列之中,并就任商国左相之职。
伊尹见仲虺率举国入商,以为灭夏时机已至,遂向成汤出谋划策,亲请去夏都斟鄩,观察夏桀朝中虚实。成汤从之,遂准备大量方物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都朝贡。伊尹借贡使身份久居斟鄩,尽获夏朝虚实,乃回亳都,回见成汤。
伊尹:夏禹建国以来,历四百多年,为天下共主。虽桀王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马上起兵,还需等待时机。
成汤:卿言是也。我师可与仲虺各负军政之责,蓄积力量,继续谫夏,以待时机。
夏桀出兵伐缗,终于灭之,但尽失国内精锐之师。
东部地区时有三国,一为彭姓韦国,二为己姓顾国,三为己姓昆吾国。韦、顾、昆吾三国因执意欲以商国为敌,故此时刻监视成汤活动,常向天子夏桀报告。
成汤灭葛,又陆续征服一些诸侯方国,经十一征,天下无敌。
伊尹、仲虺:主公,今可除掉韦、顾、昆吾三国,谫除夏桀羽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