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合一掌门夏侯武!打遍佛山无敌手!(3 / 4)

我虽是香江本地人,但幼年失怙,母亲改嫁,从小却是跟随爷爷生活在大陆的佛山,作为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佛山武风盛行,几乎人人练武,人人会武,对于爱好武术的人来说,那里就是武林圣地,武术之源。”

张崇邦回忆着,不无感慨地道:“也许是因为从小耳目熏染的缘故,我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加之爷爷本身也是一名老拳师,所以本着让我强身健体的目的,自我五岁起,他就教我练习武术,从此我也算是正式与功夫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爷爷的耳提面命下,又有兴趣爱好加成,我一身功夫进展极快,可惜爷爷也只是个普通拳师,在我正式习武还不满3年时,他就已经教无可教。

看出我在武术一道上颇有天赋,爷爷不想浪费我的天份,便将我送到了他至交好友夏淳恩的武馆,合一门中进行系统地学习武术。

佛山作为武术之乡,拳馆遍地开花,而合一门的代表拳法合一拳又属于外来拳种,在本地几乎没有什么知名度。

所以武馆虽然开了有些年月,但因为缺乏影响力,门下几乎没有什么弟子,但我爷爷却认准了夏淳恩的本领,所以执意让我拜他为师。

于是,继大师兄夏侯武、大师姐单英之后,我成为了合一门唯三的亲传弟子,掌门夏淳恩自然便成了我的师父。

师父他老人家果然极有本领,在他亲自指导下,不出一年,我拳法就已经入门,十岁那年,我更是初窥门径,拳法小成。

可惜因为痴迷学武,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恰逢我母亲生活有所改善,便在我10岁生日那天,强制将我带回了香江,并就读于香江的沙田官立小学。”

说到这里,张崇邦不禁有些惋惜:“合一拳小成之后,下一步正是要接触更高深的修习之法,为日后由外转内,修成明劲奠定基础,可惜十岁正是最黄金的年龄,我却就此错过,这辈子武学成就止步于此,不得不说,每每思及此处,我就痛心不已,常常引以为憾。

尤其是回到了香江,我的成绩也未见起色,这就更为遗憾,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坚持己见,以至于错失机缘。

不过虽然回到香江,但我和师门的联系却一直保持着,母亲管教虽然严厉,可每年春节,我还是有机会回去看一看的。

那时节,我每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借着春节回去探亲的机会,回到合一门,与师兄师姐们一起练武了。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我初中毕业,因为学习成绩不足以继续升学,我便报考了警队,并顺利成为了一名香江警察,正式走上了社会。”

继续阅读

“工作后,你们还有回去吗?”

“当然。”

张崇邦颔首道:“不管工作多忙,我依旧坚持着每年春节回去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过去,合一门名气渐长,尤其在大师兄夏侯武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后,合一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但学员越来越多,分馆也开遍了全国各地。

据说学员最高峰时期,人数超过了5000人,合一门也因此一跃成为了佛山最大也是最着名的武馆,当之无愧的no.1。

想来师父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吧。

只可惜好景不长,就在3年前,夏师兄与别派掌门比武时不慎将对方打死,他自知不妙,携师姐单英偷渡国外,从此流亡海外,再也没了音讯。

而合一门也树倒猢狲散,总馆被封,各地分馆纷纷闭馆,所有学员也全部遭到解散,曾经风光无限、一时无两的合一门,再也不复存在。”

“你们还有联系吗?”陆玄心问道。

“3年前就断了联系了。”张崇邦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又叹息道:“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再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