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清军使者惨死在义州城下的事情迅速传遍了朝鲜全境。 原本那些以为战争结束的朝鲜百姓,再次因为此事,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深怕某一天,清军会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毕竟丙子胡乱时期,清军的残暴,可是让北方的朝鲜百姓深有所感。 而朝鲜境内的一些世家大族,听闻这个消息,仿佛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动起了歪心思。 虽然大清残暴,但大清再残暴,也不太会对朝鲜的世家大族动手,只要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主动表示臣服,大清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不像如今,哪怕他们已经表示愿意投降李珲,并主动把这些年侵占的土地交出去,也没能得到李珲的任何答复或承诺。 这种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的情况,才是让这些世家大族恐慌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正是蒋西山希望看到的情况,也是杨三生希望看到的情况。 因为,若是想要成功的把朝鲜转化成汉人的土地,自然需要把朝鲜所有的世家大族给除掉才行。 但仅靠把这些人送去流鬼国,或逐渐从朝鲜转移走,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利用这些世家大族的侥幸心理和战争等因素,就可以快速的达成上述的目标,完成吞并朝鲜的目的。 …………………………………………………… 辽东,旅顺。 自从陈兴邦得知,蒋西山并没有派百姓,而是派了五千外籍军团进驻金州后,也开始加紧建在旅顺原城墙的基础上,加紧修建一堵新的城墙,争取在金州的外籍军团被鞑子击败前,建起一堵至少三米高的城墙。 正当陈兴邦在城墙附近监督工作进度时,一名在海边巡逻的士兵跑来汇报。 “启禀将军,我军在海岸边巡逻时,发现十几名渔民,他们想要求见将军。” 陈兴邦闻言,疑惑道:“哪里来的渔民?” “根据这些渔民诉说,他们都是生活在附近小岛上的人,全都是从鞑子手中逃出来的奴隶。” “带这些人来见本将!” 陈兴邦双眼一亮,正愁找不到劳动力,这些渔民不就是现成的劳动力了吗! 很快,十几名渔民就在士卒的带领下,见到了陈兴邦。 见到陈兴邦的一瞬间,其中一名渔民立刻开口问道:“敢问将军是否是大明的将军?!” 陈兴邦点了点头,回答道:“不错,本将正是明将。” 这些渔民闻言,脸上全都露出兴奋之色,那人再次开口问道:“此番将军率军来此,可还会走?!” “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见到这些渔民脸上的期盼之色,陈兴邦说道。 听到这些话,十几名渔民瞬间跪了下来,齐声道:“还请将军收留我等!我等尚有一把气力,还望将军莫要舍弃我等!” “诸位乡亲,快快请起,本将答应你们。” 见到这些人下跪,陈兴邦上前扶起其中一人,急忙道。 众人听到陈兴邦答应,纷纷喜笑颜开,站起身来。 “不知这周边的小岛上,生活了多少百姓?” 陈兴邦明白,这些人跑来求收留,自然不会才眼前这十几人。 “不瞒将军,旅顺周边的小岛,包括广鹿岛、老偏岛、大钦岛等十余座岛上,总共生活了三四千人。” 一名渔民开口说道。 “这么多人?” 陈兴邦闻言,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百姓零零散散的生活在这些岛上。 听到陈兴邦这话,原本脸上露出喜色的渔民,此时的眼神全都有些暗淡,其中一人缓缓开口道:“最多的时候,这些岛上的人数高达上万,可由于我等缺少衣食和物资,不少人不是病死,就是饿死或冻死,只剩下我们这些人苟延馋喘了下来。” 听到这话,陈兴邦沉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