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全院首例(2 / 3)

是很好的材质。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了解。

是因为肖晨光博士刚毕业的时候,身边很多同期受不了临床的摧残,纷纷转投性价比更高的大型医药材料公司。

因此他对这方面的知识多少有些了解。

不过现在让他感到无奈的,像切口疝常用的PTFE材料,现在居然还掌握在国外的手里。

国内要想使用,怕是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

这无疑增加了医院和病人的成本负担。

最关键的事,国外根本不给你引进的机会。

肖晨光叹了口气,1999年国内的医学材料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

国内医药企业正在摸石头过河,很多尝试都在走弯路,而国外这种技术封锁,卡脖子的行为,无疑让国内医药行业雪上加霜。

如果有机会,肖晨光是愿意跟国产医疗公司接触,把现阶段能用到的技术投到病人的实际治疗中。

或者,等时机成熟,肖晨光也可以自己投一家企业,专门研发医学材料,为自己以后新术式的开展提供帮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目前肖晨光要做的,还是先把病人的切口疝修补好。

一块白色网格状塑料补片被巡回护士打到了器械台上。

这种由聚丙烯材质制作的补片,质地较PTFE补片硬,延展性也不好。

由于不可降解,置入体内会让病人有种异物感,甚至会增加局部皮肤的炎性疤痕反应。

而最关键的,它会影响部分男性的功能,导致蝌蚪活性减弱,能力不足。

继续阅读

因此后来的年轻人大多会选择之前说的生物补片或者PTFE补片。

但就现在而言。

肖晨光瞅了一眼台上的患者,心想到了老人这个年龄,怕是有心无力,基本不能再战,那方面似乎也用不着了。

想到这,肖晨光的压力小了许多。

他钳着补片,顺着戳卡,伸进患者体内,沿着之前游离好的腹膜间隙,将补片平铺在缺损的薄膜处。

其实疝气修补的原理就跟以前给破洞的衣服打补丁一样。

最早靠开腹缝合技术,强行将缺损薄膜缝上,但由于这种修补张力过大,很容易再次破裂,到目前为止,很少再用了。

后来,就有了这种无张力补片修补术。

就像在破洞的衣服上,用新布缝合,直接覆盖破口,达到修补的作用。

很快,肖晨光通过针线,已经将补片整整齐齐的缝合在患者的腹膜上,并进行了二次固定。

“温盐水冲洗腹腔,负压吸引,再次检查有无遗漏的地方。”

肖晨光依旧延续了自己手术后稳如老狗的做派,即便手术做的再好,也要再亲自检查一遍。

随着腹腔镜头再次转动,器械护士看着屏幕上完好如初的腹膜,不禁感慨道:“肖医生,你这手术做的也太漂亮了,好像病人从来没有发生过切口疝似的。”

“这可是在腹腔镜下做的手术,属于医院外科手术领域中里程碑的存在,可以记录到在院史册的!”麻醉医生刘铁此刻也激动起来。

手术间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似乎都在庆祝一台非常了不起的手术的诞生。

然而跟他们喜悦的心情有所不同,王金刚此刻看向台上正在收尾的肖晨光,内心却五味杂陈。

今晚经历的事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原本以为科室解散,肖晨光会因为不会开大刀,被其他科室排挤。

结果他不但大刀开的好,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操作更是逆天。

这要放在金庸古龙的小说里,那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