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淮一连赶路走了三天,初时觉得路途辛苦,有时甚至筋疲力尽,但每晚练功之后,次日醒来,便觉精神奕奕。不仅如此,真气越攒越多,鹿淮就越觉轻松,有时赶路一整天也不觉劳累。其中变化,鹿淮心知肚明,不禁心下暗喜。
走到第七天,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茱萸,随着秋风摇曳,细数光阴,已经是重阳佳节。
鹿淮问过当地一名乡农,知道八荒台就在不远,当下按照那乡农的指点走向八荒台。
行了半日,已近黄昏,鹿淮隐隐听到涛声,攀上一座山坡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大片广袤土地,出现在眼前。一旁立着一座石碑,碑上刻着七个字,弯弯曲曲,却是古时篆文。鹿淮虽然不识篆文,但那个“八”字还是能猜出,知道这便是八荒台了。
碑上所刻七字,乃是:神农故地八荒台。
神农炎帝与轩辕黄帝齐名,并称华夏之祖,世人尊称他为“五谷先帝”,教人农耕播种,实为天下第一位法用大地之人。
这八荒台原本是神农氏的播种之地,景千重年轻之时,在此悟道百日,终于创出《坤德卷》,习得一身惊世骇俗的神通,可谓地皇一脉,源头于此。
当地人心念神农炎帝,都不在此地播种耕种,并常常收拾杂草,是以八荒台上尽是沃土。八荒台之东便是万丈海崖,再东便是大海。
鹿淮信步而行,寻涛声而去。走得千余步,已到海崖之边,只见这海崖高耸,下面是一痕沙滩,目光再向东移,看见的尽是汪洋海水。
此时已是黄昏,日沉西方,但照射过来的幽光还是映亮了东海。海面波光粼粼,有如碎金,偶然一个浪头打在礁石之上,如砸碎白玉,千滴百点,惊得礁上海鸥振翅飞向天穹。
鹿淮从未看到过壮阔大海,此时一见,不免被雄景折服,为之倾倒。
但鹿淮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后,他的足迹会踏遍四方大海,每一片海景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心怀感悟。他更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此生挚爱,也会与大海发声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一生见海便伤怀难忍。
如果他能知道,或许此刻便不会对眼前的海景心生仰慕。可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观海半晌,鹿淮转身走到八荒台中,解下包景千重骨灰的包袱捧在怀里,望着景千重的骨灰,鹿淮想起景千重与自己的种种,心里甚为不舍,不愿将骨灰撒入大地。
默哀一阵,鹿淮叹了口气,双手将骨灰高举过头,从左往右一挥,骨灰划出一道光弧,洒落在地。
说也奇怪,那些骨灰一沾土地,随即渗入,消于无形。
鹿淮心想,景千重生于大地,灭于大地,也算有个好的归宿了,当下撩衣跪倒,恭恭敬敬磕了四个头。磕头已毕,鹿淮便盘膝坐在八荒台之中,脑海里默想《坤德卷》中所载功法。
入定半日,已到地支交接轮转之时,鹿淮起身,拔出长剑掘坑,埋身于内,修习内功。
当真气在体内行走十二个周天之后,鹿淮忽而觉得大地一股气息涌起,有如狂风怒号,不断涌来。他修习《坤德卷》已久,熟悉大地之性,只道地重厚德,精气平和温润,似这般强劲汹涌的精气,从未遇到过。他哪里知道,今日是九九重阳之日,阳气最盛,大地精华灵气有如地热喷发,气势凶猛无匹。
鹿淮还以为是自己修习有道,已有大成,见灵气喷涌,当即运转功法,把灵气尽数转入体内。入体灵气,在行走一周天之后,便融入丹田气海,有如江河百流,汇入大海。
他少年人求成心切,见大地灵气源源不断传来,好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不断往体内汲取。要知道人只一体,容量有限,大湖积蓄过甚,便会河堤崩塌,洪水泛滥。
此时鹿淮体内的真气越聚越多,几近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