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地说。
文才捡起黄布包,打开一看正是五枚绑着好的炸弹,每个炸弹都有一个按钮。
郑海生又从口袋里取出五枚像哨子一样的雷管,递给文才道:“这是雷管,用的时候才装,这样安全,装上雷管放好炸弹,点下按钮延时十分钟就炸,不过你要注意一点,我没钱买精密钟表,延时用的发条和齿轮,延时函数可能算得不太精准,爆炸大约会前后误差十几秒,时间太赶了,如果再给我两天,我一定会把误差控制到一秒以内。”
郑海生对于有十几秒误差甚为遗憾。
“够了,一分钟以内我都能接受。”
对于工业,十几秒误差简直不合格,低劣无比不能投入实力,但于定时炸弹,十几秒不是事。
炸弹与雷管分开,用时装雷管,安全无比。
文才这些很满意。
“海生,有时间给我多做几枚。”
“做多少?”
“十几,最好做一百枚备用。”
文才狮子大开口吓了郑海生一跳。
“这五枚是我们的爱国基金给耗光了,你要一百枚,老天,这要多少钱?”
“多少?”
“至少,至少要三四百块,如果放引线炸的,我可以把一枚成本控制到十块钱,要延时要至少三十块钱,要是用时钟控制几点几分炸的,那每块炸弹上买钟表一枚就要五六十块钱,电子遥控一枚至少要一百多。”
郑海生给了一个报价。
“你平常就研究这个。”
“对,我有几个爱国同学早都想炸鬼子报社,还有虹口道场, 领事馆……。”
“别,炸那些没用,别白白牺牲。”
对郑海生这种普通人来说,做炸弹易,放炸弹难。
文才则相反,放炸弹易,做炸弹难。
“一百枚什么时候能做好。”
“我给做二十枚吧!再过一周,我打算去参军去前线,报效祖国跟鬼子打硬仗。”
和原剧情一样,郑海生要参军了。
文才低头想了一下道:“你玩过枪吗?会武功吗?”
“我,我,不会。”
“你认为一个战士上战场能杀多少个鬼子。”
文才又问道。
“十几二十个。”
郑海生坚定地回答道。
此话刚一说出口,文才还没说话,一旁的鲁秋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小郑,你真是天真可爱学生,我是报社编辑,做过这方面的统计,目前战亡对比是8:1,我们牺牲八个人,才能拼死一个鬼子。”
鲁秋白说道。
真实的战场是残酷,抗战结束据统计龙国战士一共死亡380万之多,鬼子死亡是 44万。
像郑海生这种城里的大学生,体力不佳,没受过苦,直接上前线,死亡率几乎百分百,打死鬼子的概率无限接近零。
他们学生兵又称草莓兵,上战场作用大多数是消耗敌人子弹,其战力远低于农民军。
农民可是苦惯了,穿上草鞋跋山涉水,体力好,喝生水不易生病。
比娇生惯养的大学生战力不知强多少。
鲁秋白把这些数据,分析给郑海生。
满腔热血郑海生崩溃了大吼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曾经年少爱追梦,郑海生的梦是一人一枪,杀得鬼子哭爹喊娘。
拿文才后世那句话来说,郑海生的理想是当抗日奇侠。
现实残酷无比,学生兵上战场除了消耗弹药,或者用尸体挡子弹,大多数都是无用。
文才看着崩溃的郑海生道:“海生,科技是第一战斗力,你这种人不上战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