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凑到一块来了。鲁国的使者刚刚被带去休息。齐国的使者又来了。
齐国和吴国历来不和,双方在边界地区摩擦不断。吴国强大起来,势力范围不断向北扩展,除邾国之外,如郯国徐国这些小国都在吴国的掌控之下。齐国认为吴国侵犯了自己的利益,经常和吴国发生冲突。
现在,齐国在出兵攻打鲁国之际,又派使者来吴国,要传达什么信息呢?
吴王说“请使者进来吧。”
齐国使者进来,倒地叩头说“臣姜干叩见上国君王,寡君齐侯问候君王万安!”
吴王说“尊使请起。看座,献茶。”
齐国使者姜干,见这里除吴王而外,还有一个年纪大的和两个年纪轻的大臣在座。于是分别施礼相见,知道吴国的几个重量级的人物都在这里。已经猜到,吴国的核心也正在开会讨论当前局势。
吴王说“尊使远道而来,有什么可以教寡人的呢?”
姜干说“臣现有文书呈上,请君王过目。说罢献上文书。”
伯嚭接过来呈交吴王,吴王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鲁国枉称礼仪之邦,行以大欺小之事,只因边界摩擦小事,便兴全国之师,攻破邾国都成,执国君益,囚于负瑕。齐侯为天下公道,拟问候鲁侯。吴国为大国,当会齐师共讨之。若吴王不便亦可坐视,倘若齐侯侥幸获胜,战果不敢专擅,沂河之南,可供牧马。
那意思很清楚,如果这次吴国不出兵帮助鲁国,大战之后,沂河以南地区,就划给吴国。这样,吴国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把版图向北扩展二三百里。这个提议,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吴王微微一笑,把文书递给伯嚭。伯嚭看后,交给范蠡。
吴王说“齐侯美意,寡人已经知道,此乃大事,寡人不敢即刻给予答复,俟我君臣协商之后,即刻答复尊使,回报齐侯。”
姜干说“齐侯致意君王,天有道,地有道,人亦有道。背道而驰,人神共愤。邾国虽小,但立国数百年,广受列国尊重。齐邾联姻,鲁国妄动干戈,欺负三齐无人耶?君王坐享其成,即可得沂南水草丰茂之地。请君王明察。”
吴王说“谢齐侯美意。取予之间,无不有道。寡人自会馈报齐侯。请尊使驿馆稍息,稍后回复。”
使者叩谢离去。范蠡心里却犯了嘀咕。他想不到,齐国竟然会来这一手。其实这一手还是很厉害的。只要吴国不出兵,齐国战胜鲁国之后,就可以把边境向北几百里。如果吴国同意了齐国的方案,那范蠡对计划就彻底失败了。南跑北波折腾了这么久,算是白忙活了。
吴国还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驻扎在越国的五万大军不撤走,越国就无法建立自己的军队,那复国大业就遥遥无期。
范蠡心情沉重起来。但脸上还是保持淡然的神色。眼睛的余光看到,伍子胥正在观察他。心里不由冷笑。伍子胥,你永远都不会看到范蠡心里想的是什么。
吴王神情也轻松起来,显然,齐国的提议让他动心了。之前,对鲁国的情义早就抛到脑后去了。
可见国与国之间的条约协定等等是多么的不可靠。作比,齐鲁大战之,齐国后践行了诺言,真的划给吴国一块土地,那也是牺牲了鲁国换来的。
对伍子胥而言,齐国使者带来的是个好消息。他本来就不想插手齐鲁之间的纠葛。他很清楚,吴国虽然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国家已经很穷了。已经打不起一场战争了。吴国需要修生养息,能有个年,连续几个丰收,吴国就缓过劲儿来了。
现在齐国的提议,正好是制止吴王起兵的借口。
伯嚭不敢得罪范蠡,范蠡不断对他贿赂,他一直按照范蠡的意思说话做事。他已经陷得很深。再想回头已经不可能了。他不知道,范蠡为什么积极主张对齐国动兵,范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