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怎么办,我们要进去吗。
不行,恐怕会有危险,陆洋思索后回道,小倩,你暂时呆在这里,我偿试进入接触它看看,如果发生意外,你迅速离开,后面再联系丘定山做决定。
咬了咬牙,罗倩还是坚定道,我想跟你一起。
愣了愣,陆洋劝说道,目前还不清楚进入它内部会发生什么,万一被引爆或者有防御装置,我们两人都葬身在这里了。
我不管,我就要去,要不然我会驾驶飞船撞上去。
看到罗倩的坚持,陆洋也是无奈道,即然这样,进入之前需要开启所有防御,包括机甲的防御,你身上防护服的防御功能,但也需要做好死亡的准备。
好,我知道了,罗倩也没有犹豫,立刻打开所拥有的的所有防御功能。
两人从飞船上手牵手驾驶机甲缓缓飞行靠近前方的双头锥装置,仅来到数万公里外就感觉到有种被某种结构挤压的感觉,经过机甲系统才发现,居然是一层数万公里厚的磁场层。
要不是机甲拥有的自适应功能,恐怕普通飞行器进入到这层几乎凝实的磁场内部就已经被挤压扁了。
万公里的距离竟然让陆洋两人飞行了三天时间才终于抵达,来到双头锥装置前能够看到内部几乎犹如不明晶体结构组成,各种复杂又紧密的程序围绕在其中,经过对双头锥的全面扫描,终于在接合区内寻找到一个仓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依然是信息锁在接触瞬间弹起一个程序屏幕,要求操作人员进行认证,这倒是阻止不了陆洋两人,利用机甲及天赋能力开始全力破解。
经过两人的努力,终于在数天后成功进入双头锥飞行器内部,各种前所未见的装置密布其中,不过陆洋倒是没有什么绝望之色,反而是开始进行着挑战破解。
利用自己之前有石族祭坛地底获得到的信息,开始一一解锁整个双头锥装置全部结构,经过数月的努力成功开启通往后仓的通道,同时将整个双头锥装置的所有信息全部破解完成。
从信息上看,陆洋猜测的没有错,双头锥飞行器确实是一个钥匙,并且还是正在运行的戴森球钥匙,拥有一个反物质装置反应仓,它是双头锥装置的动力系统,利用复杂的装置在飞行器四周产生一种几近凝实的磁场结构,而飞行器四周密布的程序则是开启控制戴森球的激活程序。
起初两人并不知道这层犹如水一样的磁场隔离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直到驾驶双头锥飞行器抵达戴森球装置距离内才发现真正原因。
织女1母星拥有40倍太阳的重量,产生的热量虽然没有太阳那么大,但是靠近同样能产生高达百万度的燃烧温度,普通飞行器想要靠近只能用其他办法解决热度的问题,但是,现在锥形装置拥有数万公里的磁场就足够隔离所有热量的传递。
驾驶拥有反物质内核仓的锥形飞行器,陆洋发现居然成功的启用了穿梭功能,锥形飞行器以每秒上亿公里的速度直奔织女母星。
来到光芒耀眼的织女主星,锥形飞行装置自主开启的主动系统,以最快速度寻找到了设置装置,经过对接成功镶入戴森球底部的控制中枢,在陆洋的操作下,原本自主高速旋转的戴森球残片终于停了下来。
这一翻操作却是让远在十多光年外太阳系的监测中心科学家栾振家教授瞬间惊呼了起来,此时他们的观测中心发现织女座星系原本应该是暗明两色交替变化的光谱织女星的暗色部分突然消失了。
看到这情况只能紧急联系宇宙外空间观测中心,试图查清原因,但没有得到答案,同时只能将通讯转接到丘定山外星系基地,可惜丘定山已经进入时间桥内,并没有办法回应。
成功控制戴森球装置,陆洋又下达了卸下的指令,整个戴森球开始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