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寸光的李家父子,他们竟然从港岛政府那里,以极低的代价拿到了数码港的开发权。
然而,这对父子并没有充分利用,港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带来的人才流通的优势,去发展软件产业。相反,他们耍尽手段,绞尽脑汁地将原本的规划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商业地产项目。
如果当初他们能够抓住机遇,积极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或许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入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可惜,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长远的发展潜力。这样的短视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抬升了附近的房价。除了让某些人赚的盆满钵满外,对港岛没有什么实际好处。而港岛却失去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搞头,以后投资的高地就是电脑,高科技和游戏行业。利润也比房地产,不知道高多少倍。只要看准一个好项目,基本利润都是翻着跟头往上翻的。”对于郑玉同的询问,李舜不介意夹带点自己的私货。
先在这些人脑海里,种下高科技行业比盖房子利润大的认知。等大家的思维里这些概念,都成为一种共识。这时候,港岛要是推出数码港这个概念,。相信很多人都会去动脑筋,而不会让李家父子专美。
看郑玉同若有所思的点头,李舜知道郑玉同是听在耳朵里了。其实就当前,光郑家就不比李家实力差多少。要不是郑家的二代实在提不上手,后世的亚洲首富,说不定也是有可能属于郑家的。
李家之所以能够,赚取到如此巨额的财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在 1997 年那场金融危机过后,通过大肆收割财富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现在,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以预测出那场金融大海啸,对全球经济的剧烈影响。所以在那场风暴前,自己提前预警说不定能让郑家不至于损失惨重,甚至可能更进一步。
踏准风口成巨富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