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安逸,少了创新的理念。平时就是把老作品翻出来,改改弄弄的。
新人很难有出头的机会,几乎都在熬资历混日子。而市场,也彻底抛弃了歌舞团。演出的节目没人看不说,连文化部组织的各种节目评比汇演,推出的节目也是反应平平。更不要说,各种奖项这几年都是颗粒无收。”
李舜不得不承认,汪洛瑶看的很准,说的也是一针见血。甚至都有点为她惋惜了,她要不是为了陈东而放弃演艺事业,说不定她在天娱已经是一线明星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在省歌舞团当个小透明。
周大卫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向了李舜:“舜舜,你给提下,省歌舞团的人怎么租借法?”
现在李舜就是这里绝对的主心骨,所以也就当仁不让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租借的先决条件就是年龄,超过25岁的一律不要。并不是我觉得,25岁以上的发展前途不大。而是在体制内待久了,人也就呆废了。
租借协议,必须和团里三年一签。也要调高违约金,别到时刚培养好,有了高枝,人跑了。我们大家空欢喜一场。
基本功这块必须要严格考核。宁缺毋滥,我不希望招来一些滥竽充数的货色。所以,周哥你这块要严格把关。最后就是人品要有个大概,最起码不能动不动就闹幺蛾子。这个你可以向洛瑶打听下。”
汪洛瑶也笑了:“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有些嘴碎的,喜欢惹是生非的,我会提醒周哥注意的。”
几人又聊了一会,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李舜也就跟着陈东的车去了他家。刚到陈东家一会,陈东建就回来了。和李舜寒暄了几句,也就拉着他去了书房。
等李舜坐定,陈东建就关心的问询起来:“小李,你前几天在京城闹出什么情况来了?居然有国按和军队的人,过来调查你的情况?我接到下面人报告也是一头雾水。”
踏准风口成巨富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