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了太后的身上:
“太后那里,朕心里很是为难。”
“可为了皇阿玛和大清的颜面,朕不得不……”
“皇上您的意思是……”
张廷玉听出皇上话里的意思,是要处死太后,但还是不得不问上一问。
张廷玉最是正派的人,他一向看重老祖宗的规矩,为了维护大清的颜面,他心里也是支持皇上这么做的。
皇上阴沉着脸,看向张廷玉:
“只是太后她是朕的生母,朕恐日后传了出去,会对朕的清誉有影响。”
“所以朕今日传你过来,就是想让你帮朕出出主意。”
张廷玉低头沉吟片刻:
“皇上,如果皇上真的下定了决心,此事并不难办……”
张廷玉小声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皇上,皇上也觉得此计可行。
等皇上把岳兴阿传来的时候,岳兴阿立即表明心意,说他愿意替皇上分忧解难。
更把他暗中搜集隆科多犯罪证据的事情,告诉了皇上。
岳兴阿的这些话,让皇上心里有了底。
皇上对太后的母子情分本就淡薄,如果没有发生这档子事情,他和太后还可以相安无事的扮演母慈子孝。
可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皇上不得不下决断。
思虑再三,皇上还是决定到寿康宫找太后。
请安坐定之后,皇上抬眼看了一眼太后,便把目光从太后身上移了开来:
“这几日,儿子没来看皇额娘,还请皇额娘不要见怪。”
太后猜出一副慈祥的模样,看向皇上: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是该顾着前朝要紧。”
“这些日子,前朝的事情虽然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件事……”
皇上说着抬眼看向了太后。
太后知道皇上说的是流言之事,紧蹙了一下眉头说道:
“是哀家给皇帝添麻烦了。”
“除此之外,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向朕检举隆科多结党营私,欺君罔上。”
太后听皇上话里的意思,是要除去隆科多,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
“年羹尧如今伤了腿,也算是保全了自身。”
“哀家原以为皇帝会让隆科多安享晚年,原来皇帝心里还是容不下他!”
“不是朕容不下他,而是他自己容不下他自己。”
“年羹尧在的时候,二人勾结良多,你早就知道,如今皇额娘和隆科多的流言,又传的天下皆知……”
“流言的事,本就是外人的捕风捉影,皇帝又怎能全信?”
“年羹尧和隆科多向来不睦,为了让他们暂保安宁,维持表面和气,皇帝还主动提出,将年羹尧的长子,过继给隆科多做义子。”
“若说他二人曾经勾结,岂非皇帝就是主谋?”
“皇帝能容忍年羹尧身退,又封华妃做了贵妃,如今竟因为外面的谣言,就要致隆科多于死地?”
太后平时虽对皇上心有不满,但也总能保持表面的和气。
而如今为了隆科多,竟然不惜和皇上争辩!
皇上心里本就恼火,听了太后这番话,就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朕看了岳兴阿呈上来的证据,隆科多罪犯滔天,即便儿子冤他一条两条的,也不为过。”
“更何况他有十数条大罪,即便到了地府之下,阎王面前辩驳,也驳不出什么来。”
皇上说着,面无表情的看向了太后:
“从前对付年羹尧的时候,皇额娘还给儿子一起布置,就连华贵妃的欢宜香,都是皇额娘为儿子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