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正月,后周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率军北上抗辽的途中于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后周幼主柴宗训禅位登基称帝,建国号宋,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宋太祖。
面对晚唐五代十国割据混乱之势,赵匡胤借助后周已经奠定的强大国力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开科取士,改革军制,发展生产,积蓄实力,费时十五年时间,先后灭后蜀、南汉、南唐三国。
公元976年冬,在扑朔迷离的烛影斧声中离世,其二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光义登基之后继续执行先南后北的策略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先后收复割据南方的吴越王钱俶(ch)和陈洪进,而后又出兵太原灭掉北汉,至此结束了祸乱近一个世纪的五代十阀割据称王的局面,华夏再次有了大一统的曙光。
大宋虽然数代帝王励精图治意图恢复汉唐江山。
然而五代十国造成的混乱和余波却无法消弭,新生的大宋先天不足,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却成为了大宋之殇,让中原失去了北方屏障。
赵光义和其后大宋数代帝王数次北伐皆都无功而返,而辽国也无力征服中原的局面之下,宋辽两国不得不签下合约,史称澶渊之盟。
至此宋辽两国形成了对峙局面,中原帝国第一次彻底失去了对燕云十六州的掌控,而华夏第一次从事实上进入了南北分治的局面。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出现了长达近百年的和平时期,而大宋也彻底转变对外战略,收缩防御,偃武修文,发展经济,休生养民,至此开创了中华历史上一段最为繁华富庶,歌舞升平的繁华盛世。
然而纸上的和平终究不是真正的和平。
草原民族羡慕大宋的富庶繁华,而大宋也终究还是不能忘记祖宗的基业。
公元1115年,被史称万事皆会,唯独不会当皇帝的宋徽宗赵佶见辽国力衰弱,意图联金灭辽收复北方,然而数十年没有经历过大战的宋军在这场复仇之战中显露出来的指挥混乱和极度疲软让金国野心膨胀。
公元1126年,金人南下攻陷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乱。
靖康二年,赵构在南京继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死里逃生登上皇位的赵构毫无抵抗金国的勇气和信心,登基之后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防御和军事部署,在金国的不断进攻和逼迫下狼狈逃到吴越躲藏。
建炎四年,金兵撤离江南之后,赵构行在于临安,两年之后,南宋朝廷正式定都杭州,至此华夏只剩残山剩水的半壁江山。
虽然安定下来的南宋小朝廷启用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开始抵抗金国收复失地。
然而此时内忧外患,君王不贤,大臣倾轧,重文轻武,奸臣当权,繁荣的经济之下掩盖不了日趋腐朽的本质,君臣嬉乐无度,奢侈享乐之风肆虐,而与此同时,又一个强大的草原民族在北方强势崛起。
公元1232年,刚刚继位的宋理宗意图收复旧日山河,不理会金国人的苦苦哀求,联合蒙古人攻灭金国。
然而这如同当初联金灭辽一样的,灭掉一头饿狼,却又引来一头猛虎。
端平元年,宋理宗见蒙古人退却,组织军队试图光复中原,然而损失惨重全线败退,此次北伐史称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的失败不光让南宋国力遭受重创,也开启了南宋灭亡的序幕。
在失去了金国这道西北屏障之后,蒙古大军长驱直入。
虽然南宋军民拼死反抗数次击退蒙军,但却再也无法挽回倾塌的局面,在强大的蒙古大军压迫下,加上权臣史弥远二十余年祸乱朝纲导致朝廷腐朽人心离散,新登基的弱智皇帝宋度宗又重用奸臣贾似道,先后两度覆灭又复建的大宋在坚持了三百年走后进入了苟延残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