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威严。
帘幕后,玉漱皇后虽伪装成老态,但眸光流转间仍透出皇家的贵气。
她静静地听着,耳边大臣疾呼:“图安依旧挑衅,屡次侵犯我大秦边境,百姓深受其苦。
皇上,皇后,太师,依我之见,应遣军扫平图安。”
此言一出,大殿气氛凝重,官员们虽心中愤慨,却不敢公开主张。
毕竟,玉漱皇后的故乡正是图安,提及攻打图安,无疑触碰了她的敏感神经。
因此,他们只能在奏折中委婉表达,而非在朝堂上直接提出。
未料,这位年轻的官员竟敢于开口。
屏风后,玉漱轻蹙黛眉,神色微显不悦。
那位青涩大臣一脸困惑,察觉到周遭气氛骤然凝固。
他审视着身边同僚,只见他们纷纷有意无意地拉开了与他的距离。
他心中满是疑惑,自己难道做错了什么吗?
“咳咳。”
高坐上方的荣禄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寂静,随后他沉声道:
“丞相已为图安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此事无需再议。”
青涩大臣见状,立刻抓住机会,顺势说道。
朝堂上的官员们此刻对荣禄提及的“丞相的解决方案”充满好奇,同时对叶轩的智慧钦佩不已。
长久以来困扰大秦的难题,如今似乎有了转机,叶轩竟然提出了化解图安难题的历法学说。
在众人的敬仰中,叶轩缓缓起身,声音沉稳:
“陛下,臣已届迟暮之年。”
“因此,恳请陛下恩准,让我归隐山林。”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愕然。
他们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难道是耳误?丞相竟要辞官!这犹如晴空霹雳,令人心惊胆战。
叶轩执掌朝政数十年,异己势力早已肃清,如今只剩亲信。
然而此刻,他竟提出这般惊人之举,对于百官而言,无异于天塌地陷。
“丞相,万万不可啊。”
百官纷纷出声,神情急切。
没有了丞相,他们该何去何从?心中一片迷茫,仿佛信仰瞬间崩塌。
叶轩智谋过人,治国理政井井有条,如今却要换人,他们心中自然不愿。
荣禄脸上也闪过一丝遗憾,他知道叶轩早有退隐之意。
他曾记得,叶轩曾与他提及过隐居之事,当时他并未太当回事,以为只是叶轩偶尔的牢骚。
毕竟,朝堂政务繁重,每天处理的奏章和事务如山,抱怨两句也是常有的事。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叶轩开始逐渐将部分职责交予他。
起初是零星的奏章,后来逐渐增多,直至今日,大部分事务都由他一手承担。
叶轩则在一边阅读闲书,悠然自得。
如今,叶轩突然宣布退休,他早已习惯。
继续阅读
当年他还宽慰叶轩,虽比不上冯右年纪大,但叶轩精神矍铄,再过几十年,依旧能保持活力。
“更何况,一旦你卸任,朝廷的秩序恐将陷入混乱。
如今回想起来,荣禄的心里逐渐生出不悦。
当年,他尚未成年,就被委以批阅奏章,管理政务,按叶轩的说法,这岂不是对孩童的过度利用?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叶轩更是将更多的责任交付于他,自己却悠然度日。
荣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甘,同时也对叶轩的悠闲生活投以几分艳羡。
他想,叶轩可以潇洒退隐,而他却无法如愿。
随后,他想到叶轩退隐的真正意图——陪伴母亲等人远离咸阳,去往未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