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哈哈哈。”
这话一出,张良和文曲星君不由莞尔,齐声笑了起来。
“唔~~~”
狼妹疑惑地看向两人,不知道他们在笑些什么。
不过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太昊1558年,水镜先生的弟子向炎王齐举荐了一位得道高人。
这得道高人有着降魔玄女之称。
其名声之盛,祁国,以及祁国周遭国家都有耳闻,是一位逍遥数百年的得道者。
炎王齐大喜,当即亲自前去拜访。
不久后,炎国王宫内就多了一位神秘的供奉。
除了炎王齐,几乎没有人见过。
太昊1558年底,狂生带着使节团来到炎国附近。
他目标明确,直接将首个游说的目标定在炎国北方的燕国。
燕国国土贫瘠,但民风彪悍。
且燕国和炎国早年多年前就有间隙,故而游说起来最简单。
在狂生的游说下,燕国欣然应许。
太昊1559年,燕国向炎国宣战。
炎王齐大怒,当即让荀虞兴重兵,要给燕国一个教训,一雪前耻。
但荀虞并未同意。
炎国虽强,但这些年主要发展经济,兵马军备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燕国人口不足炎国三分之一,但燕国百姓素来彪悍,军事力量强大。
此战纵然获胜,炎国能得到什么?
而想要整顿军备,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此时与燕国决战,非明智之举。
炎王齐曾经领教过燕国的厉害,自然明白荀虞所言在理。
继续阅读
只是想到当年的耻辱,以及眼下的逼迫,怒火便宛若积蓄已久的火山,难以平静下来。
他怒而垂桌,不甘道:“孤又要忍到何时?”
“三年。”
“三年后,可向燕国宣战。”
荀虞的回答非常果断。
这话也成功安抚了炎王齐愤怒的心情。
同年,荀虞遣人出使燕国。
使者抵达后,面见燕王,陈述利害。
“燕国百姓素来彪悍,军队强大。”
“然我炎国而今有民数百万,有军十万。”
“自国主施行仁政以来,国内百姓无不感念国主恩德,愿与国同休。”
“燕国兴兵南下,乃是远征,纵然获胜,又能如何?”
“燕王可曾想过,此战燕国会损失多少儿郎,损失多少粮食,损失多少财宝。”
燕王大笑道:“我燕国儿郎岂会惧怕生死,惧怕战争。”
使者道:“但您能得到的,仅仅是一片空无一人的土地。”
“国君已有旨意,若是燕国大军前来,坚壁清野,退守三百里天关。”
“这空无一人的土地,没有城池,没有人口,您有多少人口来开垦这块土地,又需要耗费多少钱财来开垦这片土地。”
燕王沉默。
他燕国位于东北贫瘠之地,土地多得是,缺少的恰恰就是人口。
而燕国和炎国两国并不直接接壤,双方中间还隔了四个小国,有数百里的距离。
当年两国就是这些小国的归属起了冲突。
结果是炎国大败,被迫割土。
割让的土地说是转给了燕国。
实际上却是转给了周边的小国,而小国则需要向燕国年年进贡。
使者继续道:“燕国虽土地贫瘠,然而盛产黎布。”
“黎布布料柔软,保暖性极佳,乃是畅销天下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