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卿可有人愿意做这百骑的指挥使?”
皇帝嘴里问时眼睛却瞟了秦二爷一下,别人没注意,房玄龄却是注意到了,稍一思索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群众都做的乖宝宝似的没一个敢出头。这个命令时间紧任务重不说,最后训练出来的结果如果皇帝不满意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再者,真要把这样的精锐训练出来了,皇帝能放心交给外人吗?到时候恐怕就要换他的心腹中的心腹,铁杆中的铁杆来指挥了,那自己忙活半天手爪子不是空为他人做嫁衣裳嘛。
这时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臣保举一人足当此任。”
唐二世皇帝笑着看看房玄龄道:“朕猜到你要保举何人了,不如你我各自写来。”
房玄龄笑着答应,拿来纸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递给旁边伺候皇帝的大太监胡丙。皇帝也拿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写完之后皇帝也把纸交给旁边的大太监胡丙。
胡丙接过来看后一脸赞叹把两张纸示之以众,众人一看,房玄龄纸上写的是少秦,皇帝的纸上写的是公子秦。
房玄龄拍马屁道:“陛下真臣之知己者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二陛下笑道:“玄龄何尝不是朕的知己呀。”
说完君臣二人相视哈哈大笑状甚开怀。
他们两个人写的都是秦二爷的长子,远在幽州的大公子秦怀玉。
如今这年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称公子的,如今一般对少年人的称呼都是“郎”或者“郎君”,想称公子最少你爹得是个国公,你自己也得有拿的出手的东西,得经过其他公侯级的长辈承认过的才行。
大唐开国这么些年了,长安的国公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是真正敢称公子,同时被人称之为公子的仅有三个人。一个是翼国公秦二爷家的秦怀玉,一个是厉国公独孤彦云家的独孤谋,还有一个就是齐国公长孙无忌家里的长孙冲。
这三人都是被公卿甚至皇家承认的公子,但是其实真正被大部分长安人承认的公子只有独孤谋与秦怀玉两人,长孙冲只不过是因为仗着有个好姑妈他自己非要那么叫,别我看在他姑妈是皇后,再加上有一群捧臭脚的给他抬升地位,见面不得不捏鼻子叫一声长孙公子罢了。实际上心中并不怎么认可他。
秦怀玉岁数不大但是本事不小,尚未成年之时就深得冤帝陛下的喜爱,十一岁就受封为右千牛中郎将,十二岁就随父在军中历练且屡立战功,去年为了磨炼枪法战技去了幽州前线跟异族打战,今年算来也不过才十五六岁。
房玄龄推荐秦怀玉是想到了秦罗两家的关系,而皇帝选择秦怀玉则是除了两家的关系之外皇帝对于秦怀玉也是很信任的,他心里甚至藏着把自己的庶长女襄城公主许给他的心思。
两人说笑之时二陛下看看旁边一直拿着陆军操典沉吟不语的杜如晦问道:“克明在想何事,今日你可是一计未出啊。”
杜如晦把手里的操典放下皱着眉头道:“陛下,臣在想既有陆军操典,那是不是还有水军操典,是不是还有别的军种操典?臣看这陆军操典最后提到了三军协同作战,这三军恐怕指的不是左右中三军,而是水军、陆军与另外一个军种。臣在想这另外一个军种又是什么呢?”
二陛下听完愣了下,忙把操典拿过去翻到最后看了看,看过之后也沉默了,三军协同,这三军除了水军陆军还有什么呢?难道是天军?可这兵怎么上天呢?难道都像罗霄那样骑着鸟吗?如果真有一帮人能骑着鸟在天上飞,不用它们干什么想想那场景二陛下就寒毛直颤。
他正琢磨时杜如晦又道:“还有一个问题,臣看过这操典,其上所述林林总总事无巨细皆涉猎到了,以罗乘云的年纪与阅历,这操典是出自他手吗?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