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孔生(2 / 3)

聊斋大圣人 佛前献花 2622 字 6个月前

善孝为先,为父也就不留你了,去吧。”李大富说道。

李修远这才如蒙大赦的逃似的离开了。

见到李修远脚步沉稳,身手敏捷,如龙如虎一般的离去,李大富又笑呵呵的点了点头:“真不亏是吾家麒麟儿。”

去了后院问候了一下母亲之后,他便梳洗了一番,然后早早的便去休息了。

翌日。

按照以往的行程,这个时候是要去县里的学堂求学。

不过李修远虽然习武的时间花的多,但是习文的成就也不算小,如今年纪轻轻已经是童生了,只等三年一次的乡试开始,考取秀才功名。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弊端极大,从读书识字,到考状元,没有个十几年是不成的。

李修远也算是读书早的,现在却连一个秀才都没有。

要考秀才的话,得等今年秋天才会开考。

现在时间还早呢。

县里的学堂,名为北林书院,开在郭北县往北一片雅静的林子里,学堂的老师名叫孔生,是一个有真才学的人,他本是秀才,来到郭北县的时候还是一个落魄书生,是李家接济了他,并且资助他开了这北林书院,方才在这里落脚生根。

如今一晃,已经有十余年了。

现在原本年轻的秀才,如今却是三十好几的中年男子了。

李修远今日如往常一样来到了北林书院。

当他来到书院的时候,却发现学堂之中已经坐了不少人,很多都是以前的同窗。

“老师,学生来晚了,还请老师责罚。”李修远在书院之外拱手施礼道。

孔生笑道:“不曾来晚,是老师提前了,先且入座吧,今日老师有正好要讲一些圣人之言,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受益。”

李修远入座之后,却发现这原本不多的同窗之中,有一位陌生的面孔。

是一个年轻的公子哥,此人身穿锦服,腰系玉带,手持折扇,看上去颇有几分富家弟子风范。

不过这郭北县的富家弟子他都认识,唯独此人不认识。

“张兄,学堂之中是不是来了一个新同窗?”李修远低声问道。

旁边的书生张文回道:“李兄前阵子没来,不知道也是正常,那位是县太老爷的公子,名叫刘俊才,也是来书院求学的,不过此人和李兄一样,也是童生,今年准备参加乡试的,因为不想闭门造车,所以来这里与我等学习交流一番,不过这刘俊才有些恃才傲物,颇看不起我们这些县乡学生,李兄可需留意一番。”

李修远闻言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这刘俊才居然是新来的县官公子,当真是让人有点感到意外。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刻,孔生这开口讲学:“可是此话的全文却是这样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可见,意诚心正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

“但为师认为,意诚心正,不外乎一个字,那就是德,君子之德,《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日为师所讲的便是一个字,德。”

孔生的确是学问非凡,引经据典,张口就来,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众学生也都聚精会神,认真倾听。

一番讲课下来,却是让众学生明白什么是君子之德,什么是品德的重要性。

“今日为师讲了德,且要问一句了,若是有人与你生出怨恨,那诸位何以应之?”孔生笑问道。

“自然是以德报之,如此才不失君子之德。”当即,一个书生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去,却见是刘俊生张口回答。

旁边的书生闻言皆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