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建军准备(2 / 3)

烽火中的家园 徒鱼 3413 字 2022-09-13

题,可用来打造钢刀却有些不太合适。

对这个问题,老铁匠并不意外,并且保证会把这些生铁重新铸造,让他们适合用来打造钢刀。

至于办法,老铁匠也没隐瞒的意思,直接说了出来。

按照老铁匠的说法,这些铁要想炼制成钢确实很难,若只是给他精炼一番的话,就容易的多。

精炼的方法就是不断用锤子敲打烧红的铁锭,直到锻造的杂质很少才用来打造兵器。

这样一来,消耗的铁器比计划的要多出不少。

好在很多村民愿意帮忙收集铁器,积少成多,应该也不缺多少。

于是他便吩咐铁匠将长矛打造完之后,再利用剩余的材料打造一些长刀。

至于铠甲,林东不敢奢望,一来这些铁匠没那个技术,二来材料也远远不够。

安排好一切,林东再次回到军营,此时,一座崭新的军营已经拔地而起,乡兵们正三三两两的坐在地上谈天说地,见林东回来,纷纷前来招呼。

看着这群精神抖擞的新兵,林东心中充满激情,这就是自己的本钱,为了自己能够在大明立足,必须要下苦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他凭着一纸文书召集起了这批乡兵,可接下来的工作却是千头万绪,想要理清着实不易。

可以说除了人和那个空空如也的军营其他什么都没有,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粮草,只是林东分身乏术,忙着军营里的事情无法他顾。

好在自己还有个帮手,那就是他从村里带来的李达。李达此人心思活络,自从被林东拉来之后便事事在意勤奋好学,短短几天便学会不少技能,办事也很牢靠。

虽然李达知识上还有所欠缺,人却机灵,不是个容易吃亏的主,在这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林东不得不把李达派出去采购米粮和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训练吧。而且这么多人的军营,要采购的东西着实不少,同时还要采购足够的衣物和被服。

李达大字不识一个,让他去办这事的确有些为难他。

好在现在天气炎热,衣服被服什么的也比较简单,加上林东资金有限,只能先紧着那些必需品先采购一些,这就让他的压力小了很多。

李达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什么文化,便花几文钱找了个穷秀才帮忙,折腾了一天总算把林东交代的事情办好。

看来将军说的不错,专业的事情果然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才行。

解决了米粮问题,林东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组建军队这件事情上,他的目标是组建一只能征善战的强军,要组建这样一支强军便注定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脑子里不断回忆着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有中国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

在他看来,要组建一支不败铁军,就得博采众长,过硬的素质才能将军队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

而军队的战力除了兵员素质之外,纪律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也必须重视。

军队编制林东并不准备搞什么创新,明朝卫所军是采用十进制编制,十人为小队,百人为百人队,千人为千人队,分别设一十夫长,一百夫长,一千夫长。

林东的乡兵只有五十人,尚不足一个百人队,而按照明朝标准,每个百人队中,火铳手十人,弓弩手二十人,牌刀手三十人,长枪手四十人。

按照规定五十人设一总旗,这个位置林东给了李达,从李达跟着自己这段时间来看,他除了文化水平有所欠缺之外,其他的地方还能让林东比较满意。最主要的是林东从小便跟李达认识,知根知底,凭着之前那个林东的记忆来看,这个李达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现在林东既没有火铳,也没有盾牌,手里只有长枪大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