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成本呢,张掌柜的可听说了前几天乔新印刷厂与印刷作坊联盟斗法的事?”
张掌柜表情没有变化,不假思索回道:“当然听说了,只不过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东家到底是如何胜利的。”
“刚才我说了,以现在作坊如此成本赚银子,利润是非常低的,那么就需要降低成本。
别人制作一个琉璃成品要五百文,我们的成品只需要一百文,甚至更少,最后降低价格,薄利多销,这利润自然就提高了。
前阶段斗法,之所以乔新印刷厂大获全胜,不是靠的出版社接济,而是在成本上得到了控制,再加上量,自然而然就会赢。
所有这些,都是得改进改良工艺,所有的一切不外乎就是技术先进,工具一流。
扩建非常有必要,未来制作成本降低,制作生产量提高,平价亲民的玻璃出世,自然会有市场。”
“我懂了。”
张掌柜恍然大悟,露出笑容,双手一拜拱手说道:
“东家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成受教了。”
聊了一会,让匠人和伙计们接着干活,何乔新带着何三、王富贵还有掌柜张成进了临时当做办公室的休息间。
几个人合计了一会,何乔新就带着王富贵出了琉璃作坊。把何三留下配合掌柜张成做扩建琉璃作坊的准备工作。
正统三年四月初,何乔新遣人把新制作出的十块明镜送入了宫中,孙太后大为欣喜,赏赐了何乔新一件水袖青衫。
于此同时,京城中不知不觉间新开了四间专门售卖玻璃的店铺,店铺的东家不是别人,正是何乔新。
新城胡同店铺门前,两个秀才打扮的人,看着店铺名字上的玻璃二字,颇贼好奇。
“张兄,这新开了一间店铺,玻璃?这是何物?咱们进去瞧瞧。”
“那刘兄先请!”
两个人进入到了店铺里边,刚进去不到一刹那,两个人怔在原地,呆呆傻傻的看着里边的装潢。
只见店铺里的装潢跟其它铺子完全不同,四面墙壁上铺满了四四方方的镜子,这镜子还不是铜镜,竟然把两人的身影照的清清楚楚。
前方的货架,货架也是用一种透明而且很厚的疑是琉璃的东西当作挡板。货架上摆放了各种玻璃饰品,还有玻璃雕像。
被称作张兄的书生,招来旁边的一个伙计,好奇的指着货架上的雕像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像琉璃…但是又不是琉璃,看着比琉璃还要好很多。”
伙计露出职业笑容,指了指四周墙上贴的镜子,还有货架上的小玻璃镜子,又指了指各种玻璃饰品,说道:
“这位公子,这四周贴的叫玻璃镜子,其余的饰品也都是玻璃制作的,的确比琉璃要好很多的。”
张兄刚准备说话,继续问伙计问题,旁边正在看货架上小镜子的刘兄插嘴道:
“张兄,我想起来了,这玻璃镜子不就是过年的时候,刑部侍郎何文渊的三子,咱们的才子何乔新送给陛下的明镜吗?”
这时候,张兄也反应了过来,问道:“敢问这位兄弟,贵店铺的东家可是姓何?”
伙计再次露出职业微笑,客客气气回道:“东家正是何三公子,乔新少爷,这镜子的确跟明镜一样,都是玻璃镜子,只不过尺寸上较之明镜小了太多太多。”
张兄神情激动,旁边的刘兄也是如此,这会功夫因为好奇进来的人也是有点激动。
“我来一个!”
“多少银两,这可是皇宫中才有的,我也来一个。”
“读书人真傻,来一个哪儿够,俺要十个。”
“我要三个,要跟墙上一样尺寸的。”
……
第一天刚开门,生意就火爆起来,加上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购买的人不少,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