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我有酒,等你们的故事(2 / 3)

来都来了,总得干点什么吧,倒也不算白来。”乌岳是讪笑着说道,他表现得云淡风轻,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可心里头,却是历经了天人交战,而今这决定,便是赌上一手。

无论这个决定对错与否,此番,他宋怿都会承自己的情。

走了一路,乌岳便已是观察了宋怿一路。

越观察便越能发现宋怿的妖孽,乌岳也是想把宋怿给骗进蓝家军。

乌岳算是想明白了,一个宋怿至少得顶一个师,纵然是惹得太子殿下不悦,也还是值得。

闻言,宋怿倒是有些意外,也便连声感谢道:“谢过乌岳大哥。”

他内心里对乌岳的评价又是提高了个档次——可以结交。

“那便,先派人先送赵百户回去。”宋怿转过身,便是吩咐道。

他是又看见了那赵隆裂开的伤口,多半怕是心急的又开裂了。

“我不回去。”赵隆是强摁着流血的伤口,倔强道。

闻言,宋怿却是转换了脸色,虽是温和说着,但语气异常强硬:“回去吧,带着兄弟们先回去。”

闻言,赵隆也是有些动容,他自然知道宋怿说是的什么。

他指的不是这剩下的寥寥三名锦衣卫,而是那与倭寇战到死的兄弟们。

他们等不起,他们应当回家了。

赵隆是默默转过身,望着那兄弟们的尸首,他答应过王虎的。

要替他火葬,要带他回家,要带他回台州府,要带他寻爹娘。

想到此,赵隆也是点了点头,跟着十数蓝家军的骑兵离去。

“先去林地吧,让伤员也一并随同吧。”宋怿正色道。

闻言,乌岳倒是一愣,不过还是挥了挥手,示意。

送上门的情意,他乌岳哪有不承的道理。

他自是明白,宋怿无非是找个由头,想让赵隆更安全离去,毕竟他麾下所谓的伤员,可都是些皮外伤罢了。

见状,宋怿也是拱手表示感谢。

送赵隆倒是一方面的理由,另一方面来说,宋怿的直觉告诉他,这样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待目送赵隆离开后,宋怿才是抢过话头,直截了当的说道,“速战速决,救人是首要目的。”

那所谓的驻地,吕鸿朗先前有跟他提及过。

言罢,宋怿倒是又解释道:“起伏大,有狭口,若是倭寇设驻地的话,怕是易守难攻。”

“一旦时间一拖长,与倭寇纠缠不开,怕是会发展至巷战,那我们骑兵的机动性会大大削弱,优势也便会全然丧失。”

“要知道,局面终究还是敌众我寡。”

闻言,一众蓝家军也是明白了其中厉害,齐声应道:“是。”

唯有那乌岳,沉静的脸庞似水一般平静,丝毫看不下出内心的波澜,好似无喜无悲,一脸悠然。

只是目光时不时的看向宋怿,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不过宋怿怕是不知晓,乌岳已经在思考用什么麻袋把他套走了。

“披坚,执锐。”乌岳是朗声说道。

那驻地外头已然是没有声响,那十名锦衣卫,不出所料的话,应当是被抓下。

闻言,一众蓝家军是熟练的批甲,提刀。

望着此情此景,宋怿不由内心澎湃,感慨不已,便是有这般将士,外邦才是不敢再来犯,大明才能如此之强盛。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想到此,宋怿更是不由自主的吟道,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无比。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宋怿是一字一顿,继续吟道,声音是被情绪所牵绕,不自觉的提高了好几分。

诗上最后一句,定谁拾得话今朝,便是宛若一记重锤,砸在了蓝家军本已平静的“水面”(心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