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应该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在科索沃和马其顿在两地的统治,并就瓜分马其顿达成秘密协议。
条约所附的军事规定如下,一旦战争爆发,保加利亚应该提供20万人的兵力,塞尔维亚则应该提供15万人的兵力共同作战,其中10万应该派往马其顿帮助保加利亚。
对于这一条约俄国政府非常满意,而意大利同样开心,因为他们看到了开战的希望。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达成协约后,与希腊的接触也一帆风顺,希腊其实也早就想和两国联手一起对付奥斯曼土耳其了。
1910年,维尼齐罗斯就任希腊首相后,对保加利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成立了有10名着名政治家组成的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改善两国关系,并起初许多具体的方案。
1911年,保加利亚和希腊进行谈判,触及马其顿问题,虽然没能达成协议,但是却增加了两国彼此之间的了解。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条约签订后,以及意大利威胁要炮轰达达尼尔海峡促使了希腊采取更加积极地态度。
在1912年4月维尼齐罗斯提出希腊和保加利亚两国结盟的方案,随后又应保加利亚方面的要求,就马其顿问题作出积极回应,由希腊首相维尼齐罗斯一手操办,在希腊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保加利亚和希腊在绝密状态下进行谈判。
最终于1912年5月29日签署了保希防御同盟条约,规定在和土耳其作战时,保加利亚应提供30万人的兵力,而希腊提供12万人的兵力。
看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结成都一一结成同盟,列强中最高兴的当然是意大利了,他比沙俄还高兴。
只不过意大利不知道是,后来的事情却让他开心不起来。
虽然巴尔干同盟于5月29日成立了,可是直到意土战争(战争时间:1911年9月29日– 1912年10月18日)快结束了,巴尔干同盟才于1912年10月9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也就是说,意大利费钱费力找的打手,到最后还是自己打满了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