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结果。
再配合一些打假自媒体的输出,此事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黄倭国的帮凶。
被频繁针对的南都大学一夜之间再度重振名声,虽然还没到招生的时候,但在众多高三学子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
……
十二月三十一日,颜安拒绝了学姐的跨年邀请,只身一人落座于火锅店中。
观察到这一情况的王志方觉得异常,将其上报。
消息没有一直往上传,而是停在了本地国家安全局的最高领导着,紧跟着一条不用在意的命令被回复下来。
虽然级别不够,但本地的领导或多或少是知道颜安身份的,这样才更有利于对他进行保护。
一年的最后一天跑到火锅店,一个人点一桌菜却不吃。
这举动确实奇怪,但要联想到他母亲就是须尽欢的话,一切就说得通了——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须尽欢乘坐飞机返回朱赤途中遭遇飞机失事。
……
次日清晨四点半,颜安被高胜寒的一通电话吵醒。
“今天元旦放假,而且现在是早上四点半,你们工作时间竟有如此弹性?”睡得正香被吵醒,对颜安而言显然是不愉快的感受。
虽然他还没有成为名义上的项目主负责人,但算法楼的运转、近期高胜寒的工作全部都是他在安排。
颜安可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有让高胜寒在二零二零年的第一天早上四点半就把自己给叫醒。
“抱歉,但是就在刚才,朱赤天眼传来讯息,他们确认捕捉到了信号强烈有规律且重复出现的电磁波段。”
在碧穹星上,有不少人在积极的向外探索,虽然现在碧穹星的航天科技发展还只局限于在卫星上着陆的阶段。
但在天文观测上,已经发展出了射电望远镜等可捕捉无线电信号的设备。
早在上世纪这颗星球上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射电望远镜来搜寻地外智慧生命了。
而在二零一六年朱赤天眼投入后,这个全球目前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于去年即二零一九年捕捉到了两组疑似地外文明信号。
这一发现在当时振奋了一众地外文明爱好者,但随着研究的缓慢推进,很快关注此事的人就变少了许多。
颜安对其也没什么兴趣,一来是不同的文明即便看起来再相似实际上也会有极大的差别。
例如铭星文明与朱赤文明,同为智慧生命其演化形态相似,同为象形文字其最终发展相似,明明是两个毫无渊源的文明却像是兄弟一般,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可即便是再相像的文明,在细微处也会有极大的差别。
就算真是外星文明发送的电磁波,那又能怎样,文字体系不通是不可能破译出对方传送出的信息的。
其二是采用电磁波作为探索地外文明的方式属实有些落后。
在已知传输距离越长衰减越厉害的情况下,碧穹星上的人自己都明白,未来理想的信息传输是引力波而非电磁波。
倘若这电磁波真是某外星文明为探索宇宙发出的信号,那么这个文明大概率是和碧穹星差不多科技水平的。
大家最远只能到自家的卫星上打个转,就算联系上了且克服了文字不通的困难又能怎样,除了唠一场每几十年才有回应的家常外,还能干什么?
交换技术吗?别闹了,想要交换的技术指不定在等待的几十年中就自行发展出来了,如果做不到,那就说明这项技术的价值很高,被拿来交换的概率不大。
颜安面无表情的应了一声,“哦,那大概是某个新发现的脉冲星吧。”
将脉冲星发出的周期性电磁脉冲信号当成外星文明信号什么的,这样的事情在碧穹星上发生过不要太多遍,从上世纪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