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天,白天热,晚上也不逞多让。不过终究比白天要凉快得多。
晚上六点多,太阳还有余晖。齐果果车子才到镇上
从镇上回去村里,开车还得四十多分钟。
齐果果不打算去嫁在镇上的亲姑姑家了,准备直接回去,晚上去拜访不合适
车子一路出了镇上,朝着熟悉的路行驶回去
从别人村的水泥路,插进去,正式走进通往山村的马路。
马路路况很好,村里人自己出工修的,比其他村包出去的要扎实的多,至少别的村后面修建的都已经坏了。自己村这马路,依旧完好无损。
这是村支书他们商量的,说包出去,做的质量不好,既然是修路,那就修一天最好的,不然修了没多久就坏了,那不是浪费国家资源么。
所以那时候家家户户出力修路,吃大锅饭
到现在为止,通向村里的路,也是被表扬的存在。
每个路段,都专门修出来了别车的车位,这是很多村里路不具备的。车技不行,别个车容易下沟
村里把该给工人的钱,花在了路上,自己村里人出力,把马路修得宽宽的。
因为说是山里的路,大家一致同意宽敞一点,车子开的安全一点
车子一进山,通过车窗送进来的风,空气中都好闻了很多。
山里植被茂盛,空气质量没的说
接近村口,是农田,村里的所有农田都在村口,灌盖庄家的水渠的水是从最上面的两口地下井水涌出来的水,还有大山流下来的山泉水来维持的。所以哪怕用肥料农药,也对村里面的井水有很大影响。井水还是很好喝
田是梯形的,从里面的山头从上往下看,真的是很漂亮
中间地带还有一口很大的带泉眼的池塘,池塘每年公账买鱼苗放,然后年尾一起分鱼
因为带了泉眼,水质很好,里面鱼很好吃。
村里还有其他的池塘,所以这口最大的池塘也一直没人承包养鱼
进村的左右两边都是地,右边是挨着山脚下开荒出来的地,左边是水沟隔开马路。还有一块石碑,上面是村子的名字,大大的虎山村三个大字,据说以前有老虎,才起这个名字的,这个故事从小听到大,这名字让齐果果很有亲切感
然后是地埂,用来过路的
地埂边小时候种了一排本地枣树,公家的,谁都可以摘着吃,有多的统一卖掉
长大后,枣树老化了。都砍掉了,进村的地埂就没种什么果树了
齐果果一直有个想法,希望村里能发展起来,这条进村的地埂能种一排果树,让自己小时候的记忆重现。让现在的孩子们,也能体会到一路进村摘果子的乐趣
还有就是,村里太偏僻,愿意嫁进来的少。甚至带回来过一个年,然后就没然后了。
所以村里人拼命的努力,把孩子送出去,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差人强意,有的人不是读书那块料,然后又没有去花各种大价钱培训补习。最后还是去了打工。
齐果果考出去大学,是第一个女孩子考上了大学。不是重男轻女,是村里和齐果果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没几个,然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成绩问题,无心学习,早早的都嫁出了大山。
齐果果是属于读书厉害的那一挂,所以跟那几个女孩子不算太熟,就是去弄柴的时候,采蘑菇打野的时候一起。但是齐果果说和她们一起学习,然后她们统一战线拒绝
行吧,当事人没心,想带也带不了
其实齐果果是遗憾的,好不容易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一起考出去多好啊。
就这样早早的成家了
不过她们会嫁,有嫁镇上,县里的,都条件不错就是没有嫁村里的
还是因为娘家就是大山里,所以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