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马村的印象,是想知道白马村在别人眼里是不是香喷喷的。
就白马村的发展,了解的人,并且有野心的,绝对是垂涎欲滴。
做一个对比,洗劫白马村的收益,远大于十倍于洗劫其他村庄。
放出消息,让人知道自己在白马村,是想知道摩坨寨会不会因为两次在澜山村栽跟头,而要来找自己的麻烦。
前者是利益,后者是恩怨。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对方,绝对是有想法的。
毕竟作为对方,并不了解真正的白马村,也不了解真正的自己。
摩坨寨是定远县附近最大的匪寇,势必对整个定远县的村民造成威胁,这就是一个绕不过的矛盾。
定远县年年有剿匪,但更多是形式主义。
匪寇不见减少,百姓的生活反而更难了。
每一次剿匪,百姓都要被征收一笔苛税。
虽说不想承认,但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
在某些人眼里,匪寇是一种工具,是用来收刮民脂民膏的工具,而作为受益者,他们怎么可能自毁工具。
看似荒唐。
可。
黑不是真的黑,所谓的白也不是真的白。
官匪勾结,意外吗?不,这太正常了。
立场是可以变化的,只看利益够不够。
想靠官府剿匪,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
不管从自身,还是以后的发展,摩坨寨都是路上的一个绊脚石。
官府虚与委蛇,就只能指望自己了。
去摩坨寨剿匪,这有点不切实际,就算自己的实力今非昔比。
可要是把战场拉到白马村,自己定让匪寇有来无回。
至于要怎么样让匪寇上门。
就如上面说的。
有利益,有恩怨。
摩坨寨只要认清这两点,就不怕他们不上门。
其实,自己也是有那么一点慈悲心肠的,只要匪寇把目标看向自己,变相的是在解救其他村庄。
当然,自己也是有那么一点私心的,白马村有几百个人,但只有几百个人,就算把澜山村加上,也没超过一千人。
自己的发展会越来越大,那需要的人就要越多,而定远县范围内的四邻八乡都在规划范围里,他们都是种人力资源。
不怕他们不给自己干活,只要白马村发展的好,他们自己就会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