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玄,那日在西堂你对老夫所言,是何用意?”王恭开门见山地问道。
原来杨安玄在西堂与父亲说过话了,王昙亨越奇,杨安玄究竟对父亲说了什么,过了这么多天父亲居然还念念不忘,专门把杨安玄请来问话。
屋内,杨安玄清朗的语音响起,“仆见王公忧心过度,心有所感,才冒昧进言,王公莫怪。”
王恭冷声道:“你语带奉迎,莫非想讨好老夫?”
王昙亨打了个寒颤,他知道父亲生性多疑,待人待己皆很严苛。
只听杨安玄笑道:“王公虽贵为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仆却用不着刻意讨好。”
王恭逼问道:“你不过是区区六品东宫侍读,为何说‘朝局不稳’,朝堂大事焉容你置喙议论。”
笑声在屋内响起,杨安玄慨声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仆素闻王公清操过人、心怀忠谨,才放胆直言相劝。没想到王公如此见识,杨某失言,请王公恕罪,若无他事仆便告退。”
“且慢”,王恭叫住起身揖礼的杨安玄,道:“安玄这句‘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之心昭然,让老夫惭愧,且安坐,老夫陪礼了。”
屋外的王昙亨同样被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震动,更让他震动的是一向好强的父亲居然会向个年轻小子陪礼,这个杨安玄确实了得。
屋内略静了静,王恭问道:“安玄,你说朝堂不稳,能否细谈?”
杨安玄暗呼一口气,总算打动了王恭,拱手道:“朝中局势王公洞若观火,王公比小子更为明了,何用多说。”
王恭叹了口气,道:“会稽王专权,重用王国宝此等奸佞,吾恐朝庭从此多事矣。”
杨安玄接口道:“天子本有意用左仆射元琳公、太子少卿茂达公制衡会稽王和王国宝,可是天子突然魇崩,未留遗诏,方有今日之忧。”
叹息声再起,王恭道:“朝堂之上,王珣、王雅缄口不言,无非是想着保位持禄,说什么陈平慎默,以观将来,荒谬!”
杨安玄笑道:“无非是想学东汉胡广(3)公而已。”
王恭哈哈大笑,欢声道:“安玄所言,一针见血。”
王昙亨心中欢喜,父亲自京口赴京奔丧,一直神情郁郁,这还是他第一次发出欢声。
“安玄,先帝入山陵后,吾将回转京口,朝中更无人敢直言,该当如何处置?”
王昙亨一惊,父亲怎么向杨安玄问及朝堂大事,此等事应该向朝中重臣问询才是。
杨安玄沉吟片刻,道:“仆当初听家父说起,先帝分别委王公、郗公、殷公外任,便是想诸公以州府之力为朝庭外援,屏卫朝堂,仆以为今日之忧恰是先帝远见所在。”王恭捋须思忖片刻,若有所思地点头道:“不错,若是吾与道胤、仲堪齐心合力为元琳等人撑腰,朝堂或能有所改变。”
王昙亨在门外也暗道妙,当初孝武帝遣父亲、郗恢、殷仲堪分镇京口、襄阳、荆州,除了屏卫建康外,同样有让他们在外发声之意,当初杨安玄之父杨佺期兵败,会稽王有意贬斥,幸亏郗恢和殷仲堪向天子建言,才迁任新野太守。
王恭看了一眼杨安玄,没想到与这少年郎相谈,居然解开心中郁结,白日会稽王任命刘该为徐州刺史,有意钳制自己,只要自己能与郗恢,特别是殷仲堪联合,长江上下游皆在控制,刘该、庾楷之流又能如何。
回到住处酉末,袁涛在书房中等他。
看到杨安玄,袁涛笑容满面地道:“安玄,你托愚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29233&30475&20070&8451&8451&100&100
杨安玄没想到这么快,看来表兄办事还是稳妥。
拉着袁涛坐下,杨安玄亲手泡茶,听他详说经过。
得知赵牙想请自己写首贺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