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唐宋青花(1 / 2)

仔细想想,其他的颜色釉,陈文哲差不多做全了,但是就是没有特别做过青花瓷。

这有点不对,其他斗彩、五彩都做过,怎么能不做青花?

青花瓷,准确的说应该称之为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烧制青花瓷器,自然不难。

至于青花瓷的各种器型,陈文哲也能做到最好。

所以,现在最应该研究一下的,反而是青花料。

其实,说得简单点,青花瓷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的瓷器。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要不然,青花瓷也不会广泛流传开来。

青花虽然很漂亮,但是漂亮的釉色多了,为什么青花最广为人知?

还不是容易烧,成本低吗?

现在的人都以为,青花瓷是元代发明的,其实不是。

准确的说,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

也就是说,唐代和宋代,也是有青花瓷器的。

这么说起来,元代最多也就是把青花瓷发扬光大,而不算是创烧。

当然,成熟的青花瓷,肯定是出现在元代jdz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则成为瓷器的主流。

特别是明宣德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再说回唐代,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市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

还有香江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

丑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

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

金陵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通过对扬市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南河巩县窑。

近些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

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南河巩县窑。

从扬市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

安卓苹果均可。

这种矿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

这样生产出来的瓷器,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

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

胎釉之间,施化妆土。

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

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

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

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桉纹饰。

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市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既然唐代就出现了青花瓷,那么宋代也必须有。

宋青花,应该很少有人听说过。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宋代没有唐代那种广袤的国土。

特别是失去了西北地区之后,根本达不到中亚地区,这就没有了青花料的来源,自然就越是衰败。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