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却很是显眼。
韩林刚掀开车帘,就看到车夫结巴地说着这几个字,非常绕口,有一股别扭味。
显然,他是个秦国本土人。
“太贵了,四十枚行不?”
“不,行的。”车夫摇摇头,脸上很是坚决。
“罢了。”韩林从怀中掏出八枚铜钱,放置其手。
后者欢天喜地的离去。
他摇摇头,拎着行礼入了客栈。
在秦国,施行的是银—铜—铁模式。
即,一枚铜钱兑五枚铁钱,一银圆底一千铜钱,五千铁钱。
真没办法,谁让秦国缺铜、银。
所以只能锻造铁钱来活跃经济。
只不过铁钱廉价,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更喜欢铜钱,所以实际是一铜兑八铁。
但这群秦国人聪明,一眼就能认出外人,付出铁钱也就罢了,一旦出铜钱,必然按照明面上的兑换来。
当然了,铜圆,银毫也是收的,不过韩林怕其找不开罢了。
韩林步入客栈,其风格与大明无异。
一间房包三餐,一日得费一银毫。
在大明来说甚是便宜,但在秦国却是昂贵了。
“我这银毫可不好拿。”韩林排出银毫,目视掌柜道:“你这是占我一百枚铁钱的便宜,得再加壶酒,而且还得有肉。”
铜圆自动上浮两成,这比铜钱可多许多,自然不能轻易了放过。
“客官,您放心,一定,一定!”
掌柜的心痛不已,只能应下。
一个青菜豆腐,一碟小鱼,外加一碗粗米饭,以及一壶米酒,算是齐活。
韩林坐在桌上吃着,他看着上菜的小二,随手就是一枚铜钱赏赐。
后者抿着嘴,眼眸中满是欣喜,但却一副了然:“客官,您是有什么想问的吗?”
“听说秦国粮食由王室掌控?”
“客官想要贩粮?”小二轻笑道:“您倒是来晚了,如今满大秦,只有三家粮商,基本是秦王和高官们的囊中之物。”
“如今怕是连残羹都吃不上了。”
听到这话,韩林并不气馁。
因为秦国的出口中,虽然有香料、绢布等特产,但大头却是粮食。
如此庞大的利润,自然被觊觎,专卖也是应有的结果。
据传,秦国一年兜售云南、广西,海南,广东,吕宋等地的粮食,就超过了百万石。
即使按照一石粮五毫来算,也是五十万块银圆,对于缺铜少银的秦国来说,着实解了不少渴。
“秦国可有什么好玩意?”
“这我可就不知道,大明跟秦国毕竟不同。”小二无奈道:“我要是知道了,早就去镇南关兜售了,赚了大钱。”
在陆地上,秦国与云南、广西接壤,交通条件便捷,交往频繁,广西段计有“三关”“百隘”。
其中镇南关、平而关、水口关最为有名。
秦国是藩国,自然对大明贸易渴望,大明对亲儿子也开放,允许在三关设立榷场,收税交易。
在这三关,无论是珍珠玛瑙,还是象牙犀角,哪怕是铁,盐,火药,都可以兜售,约束极少,不会像蒙古那样有限制。
韩林无奈,只能让其介绍起河内城。
“客官,河内如今有三十万人,附近的御军就有五六万,每天人来奔往,是大秦一等一的大城,每天流动的铜钱海子去了……”
听完了介绍,肚子也填饱了,韩林这才出了客栈,寻找商机。
不过,他还是找了两个向导带路。
沿街而动,因为是王公贵族们的消费,所以各色商铺齐全,商品应有尽有。
只是北货更贵了些。
至于南货,沿街商贩叫卖,此起彼落。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