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就藩(3 / 4)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4034 字 2023-08-05

云见日一般。

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般迷茫了。

……

北海战事结束,皇帝再也无法忍受北京的酷暑,再次开启自己的候鸟生活,去往玉泉山避暑。

多年的奔波,整个宫廷和朝廷就已然形成了习惯,有条不紊的准备,短短数日工夫,庞大的队伍就抵达了玉泉山。

也是在此时,辽王将要开始自己的就藩生涯。

诸王中,老大秦王一直常驻秦国,由于安南人口较多,一直安生,所以秦王很难北还,向老父亲请安。

老二齐王也因为齐国渐渐安稳,虽然有时候抽时间回来一趟,但到底是国王,坐镇本国,守护权力是本能。

老三太子,现在还在东北的北极城扎根,为一座城池的繁荣作出贡献。

所以能够在皇帝跟前尽孝了,老四辽王首当其冲。

且,辽王惫懒,平日里嬉皮笑脸,就算是被骂了也毫不在意,然后再厚着脸皮凑过来,让人哭笑不得。

也正是如此,更讨人喜欢。

这日,他倒是难得得绷着脸,不见笑容,穿着团龙袍,一本正经。

见此,朱谊汐倒是颇有几分感怀。

虽然儿子众多,但道理也有亲疏之分,昔日常伴身边的辽王真的要走,反而让他不习惯起来。

“来了?”

“是,父皇。”辽王规规矩矩地跪下行礼,直起腰道:“儿子今后不再您身边尽孝,您老要多保重身体。”

说着,其不自禁地哽咽起来。

不管其真假,但朱谊汐到底是感动了。

皇帝虽然是政治动物,但到底是人。

心弦一软,朱谊汐张了张口,到底是没有将其留下来的话说出口。

贾代化在辽国为相三载,上千里的辽国已然渐渐安稳,就藩已经不宜再迟了。

说实话,对于老四辽王,朱谊汐厚待了不少。

军队上,特地让其从科尔沁,察哈尔招募了三千骑,基本上都在京营中训练,无论是装备还是精气神,都与京营一般无二。

光养着三千骑兵,一年就不下百万块。

何况,绥远、察哈尔等地的牧民,皇帝也让其征了两三千帐,初步形成了其自己的部落。

一些什么藩国配方,如百工,经史典籍,儒道佛三类。

甚至朱谊汐为了让其保持战斗力,还特此安排了二十门绍武野战炮,以及配对的工匠,炮兵。

私底下,皇帝从内帑中塞了其五十万块银圆,让其尽快地安稳疆土。

这等恩宠,可谓是诸王第一。

这等时候,待其就藩的队伍,已经超过了万人,马匹牲畜上万头,规模可谓宏大。

一路上向西而行,几乎可以吃光沿路府县的库存,这又是朝廷来报销。

所以朝廷和民间,对于藩国是褒贬不一的,贬大于褒。

朝廷花费人力物力开拓的土地,平白无故的送给皇子,还得辛苦出钱出力帮他安稳下来。

这对于大明来说,根本是亏本买卖。

但如今是君主专制王朝,皇帝的命令大于一切,即使再亏本,也得做下去。

“听说你把那长安戏楼都快打包带走了?”

“嘿,儿子这不是怕寂寞了吗!”

辽王一下子就破防了,他嬉笑道:“这班子,话本先生,都是我一点点的建起来的,可舍不得。”

“儿子这是去辽国,给那群鞑子们瞧瞧天朝上国的戏折,宣扬教化。”

“罢了罢了。”朱谊汐没好气道:“去了辽国以后,莫要像如今这般惫懒嬉戏,治国如烹小鲜,细细思量才是王道。”

“戏本虽好,莫要沉溺。”

“儿子知道了。”辽王一板一眼的行礼。

随即,父子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