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造船(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296 字 2023-06-28

,是在司礼监中仅次于秉笔太监田仁的大宦官。

这并非是田仁被废了,养老了,而是宫里的人才太多,而皇帝又太忙,草拟谕旨都懒得动,需要有个随身的秘书。

这时候,皇宫中的人才就蹦了出来。

「对了,天津的船坞怎么样了?」

忽然,皇帝想起了什么,突然问到。

这时候,就得体现贴身宦官刘阿福的记忆力,他不仅要仔细认真的记住官员的身份,背景,还得要记住皇帝的所思所想。

「爷,已经建好半个月了。」

刘阿福眼珠子一转,就低头恭声道:「听说,这个船坞占地极大,光是工价就有三千人,能造五千料大船。」

「户部拨款五十万块,心疼得很,拖延了好几个月呢!」

这简单的一句话,就给户部上个钉子。

毕竟这个船坞是由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户部拖延还抱怨,自然容易引得皇帝不快。

不过,朱谊汐并不在意,甚至直接忽略。

因为宦官就是这种生物,天生就是挑刺的,等到他们说哪个人好的时候,要么是收钱了,要么是勾搭上了,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了。

内外对立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外勾结。

典型如张居正,自己草拟诏书,自己盖章,六部跑腿执行,好家伙比皇帝权力还大。

「准备下,暂停去玉泉山,我要去天津一趟。」

皇帝干脆地吩咐道。

「是!」宦官们纷纷躬身点头,表示遵从,服从性极强。

这又是文官,指不定的又是上疏了。

哪个皇帝不爱宦官?

果然,第二天得知消息的百官们,纷纷上疏,要求皇帝谨慎行事。

毕竟过上一个多月就是会试了,这时候去天津可不算好。

内阁上下也有几分议论,但多是年轻气盛的内阁中书们,几个阁老则沉默以待。

需要交代的是,在去年,高宏图入阁两年后,就致仕回家养老,接受了皇帝的赏赐,荣誉归乡。

盼星星盼月亮的姜曰广,也终于入阁,内阁人数再次达到了五人之数。

依次是首辅赵舒、次辅王应熊,群辅阎崇信、吕大器、姜曰广。

由于王应熊和吕大器都是四川人,姜曰广是江西人,所以内阁中南北也平衡了些。

曾经的北人内阁,也成个过往。

「去吧!」首辅赵舒淡淡道:「天津而已,几天工夫就能回来,如今不同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