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改良(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450 字 2023-06-28

跟唐,元和宋之间,制度上可谓是天差地别。

“最大的补丁,一在金融,二在赋税,三在军制。”

朱谊汐摇头晃脑:“军制已改,金融已变,唯独赋税,只是增加了商税,对于原本的农税征收,倒是改易不多。”

他食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大脑飞速的在运转。

在登基之前,以及登基之后的几年间,对于明末时期的土地兼并,以及士绅阶级的瞒报,少报,投献等,他是持默认态度的。

没办法,首要目标就是为了驱逐建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他的地方都可以忍耐。

减少建立王朝的阻力,从而更快的统治天下。

如果像那些小说里的主角一样,从微末起,就搞什么改革,士绅一体纳粮,这不亚于把读书人推出统治体系。

到时候此消彼长,敌人第一时间拥抱了士绅豪强,你就完犊子了。

打天下,无非是朋友多多,敌人少少,士农工商,这四大阶级的人都要积极的纳入。

秋后算账这种事,干起来不爽吗?

在皇帝的桌面上,巡按北方九省的监察御史们,给他递交起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一年时间,被拿下的知县、知府等掌印官,超过了百人,左贰官,吏员,更是数以千计。

刑部的牢狱,已经人满为患。

这几个月间,最忙碌的就属于大理寺和刑部了,天天加班加点的进行审判定罪。

贪腐过重的,抄家,砍头,流放,一条龙;贪腐轻的,抄家,流放,充实边疆。

可以说,这样酷烈的手段,极大的震慑了官场,北方各省为之一清,

再加上省考,进士等新人上任,如同活水一般涌入官场,冲刷了旧有的风气。

这时候,朱谊汐才感觉,实行仁政的基础已经被夯实了。

毕竟政策的颁布和实行是两码事,基层,尤其是县一级的支持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继续沿用旧有的官僚体系,一切的改革终究不过是另一场缝补,亦或者从仁政变苛政,成了士绅官僚的饕餮盛宴。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既然时机成熟,那就从河北开始,然后遍及北方,再恰当时间去南方吧!”

先北后南,先易后难,这是皇帝心中的想法,也是在逐步施行的策略。

而这项仁政,就是减租减息。

即双减之策,对象是土豪劣绅。

减息,则关于民间的借贷,年息不得超过三成,高于三成则交易不成立,借贷一方可以选择不还钱。

减租,则是对地主阶级。

但凡租赁给佃户的土地,租金一年不得超过收获三成,但凡超过三成,地主赔以十倍利,本人不得参与科举,再犯,全家三代限制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