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东北大名事(三)(3 / 4)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234 字 2022-09-10

“尹达家原本领有出于置赐姬奥州的领地知行自80万石左右,算是会津地区知行达到了120万石,你这是直接腰斩了,不怕他离反吗?”

秀家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怕,但是我觉得当奥州出于其他大名选择臣服之后,当天下只剩下尹达一家的时候,尹达政宗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选择北条家的结局。

惩戒尹达家也是给奥羽诸侯一个教训,好让他们知道违反您惣无事令的代价,谁让尹达家是最大的刺头呢。”

对于秀家对奥羽大名的处置,秀家大部分是比较赞同的,不过在秀家提出对尹达家处置的时候,秀吉并没有点头,显然对于秀家这面极端的处置条件他有些不认同。

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奥羽尽快平定,这样自己可以抽出手来对于大明,北条征伐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耗费甚巨,他不想再来一次奥州征伐了。

因此他算则对秀家处置尹达家的建议暂时搁置,对着他的安排说“这样一来会津就空出来了,你有什么建议吗?”

“会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请求您能转封一个信得过的大名前去镇守。”秀家手指着会津的地方说道“这样一来,就等于有真正的我们的人能帮您看住奥羽,也能于我相呼应看住关东。”

秀家的这个建议意思很明确了,就是要秀吉转封一个谱代家臣过去。

其实秀家在看到会津空出来后的第一反应是把边上的左竹家迁过去,不过秀家说的也对,会津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还是应该挪一个信得过的大名去过。

而且会津这个地方,需要帮忙协调东北各个大名之间的纷争,需要很高的政治技巧,不是随便一个无脑武将就可以按过去的。

而且会津此时的表高是40万石,想要对其进行安置,那么大名的知行怎么都不应该少于20万石,或者不能相差太远,若是在加上置赐郡、信夫郡和尹达郡,那么这边的知行恐怕会超过65万石。

事实上这里百度百科有个问题,一直误导了大家很多年,即:会津领一直只有42万石左右。

1591年奥州士置及大崎、九户之乱后尹达政宗因为涉嫌扇动叛乱被迫割去了置赐郡、信夫郡和尹达郡三郡,作为补偿给予大崎旧领,也就是秀家现在给出的安排范围,知行表高变更为58万石,后经检地确认为65万石。

而置赐郡、信夫郡和尹达郡三郡不知为何再次被赐予已经大幅加封(16石→42万石)的蒲生氏乡,使其表高增加至68万石。

之后经历了1592~1593年的检地,蒲生氏乡的知行地是在68万石的基础上确认为表高91万石的。

但是百度百科忽略了这个过程,直接写了蒲生氏乡转封会津42万石,后经检地为91万石,并因此闹出了会津领地知行隐藏甚巨的乌龙出来。

要选择大名安置会津,秀吉的第一反应是堀秀政,他受封大圣寺城16万石,作为信长的老臣,能力看不太出众,不过有着足够的忠心,又有着足够的中庸之道,让其转封会津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他很快叹了口气,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前几日堀秀政突发急病,药师已经束手无策说是就是这两日了。堀秀政走后他的儿子堀秀治年纪还小,恐怕镇不住场面。

他第二个想到的是三河冈崎城筒井定次,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筒井家作为大和土着,最重要的就是僧武合体的身份,将他们从大和挪到三河还算过得去,毕竟三河也算是佛教大本营了,将他们挪到会津神道教的地盘还是算了吧。

想着想着,秀吉突然有一种无人可用的茫然敢,本来蜂须贺正胜是最好的人选,可惜他在九州平定之后就撒手人寰,留下的蜂须贺家政忠心和能力都还算可以不过还需历练。

如果这些谱代大名不能用的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