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割受领的情形下,各大名各有一城。
如肥后的小早川大人、森大人和小西大人,可以分别保留高冈、熊本、八代三城。
而如果一个大名家领有两个及以上的令制国时,其所领有的各令制国准许保留各有一城,其他的城池尽数废除。
以本家举例,在转封之后、武藏、上野、相模、上总、下总等国,不论知行多寡,只根据令国制,保留相应的城数,其他武家豪族的大小城池尽数废除。”
秀家说道这里,看了看秀吉的眼神,发现他似乎对于自己的这个建议非常感兴趣,他也就大着胆子继续说下去。
“所谓城虽然在给予武士家安全感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自应仁之乱一来很多人依城而守、裂土而乱,终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自己有一座城,有了可以抗拒上面来人的本钱罢了。
自应仁之乱一来,大小豪族都在自己的领内搭建大大小小的城池,仅备前一国就有大城5座,中城9座,小城18座,其他武家私设有院落土凭的阵屋大小不算数十座。
在战争时期他们确实是守备敌人进攻的有效据点,也可以增加大名对领内的掌控。
但是现如今因为父亲大人您英明神武,天下承平在即,这些杂乱无用之城已经没有最初的意义,反而有可能被一揆众们利用据称而守。
如果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整顿各大名,可以有效的加强父亲大人对天下的掌控。”
秀家的介绍算是讲到秀吉的心里去了,前不久九州切支丹骚动之所以平定不及时,就是因为切支丹们占据各自支城山城据称而守,分割了九州大名之间的联系。
其实秀家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万一有大名谋反的话,秀吉可以很快的控制局势,不用像过去一样,一城一城的慢慢攻克。
但是现在可是“天下承平”之事,除了北条这样的刺头,又怎么会有大名出来叛乱呢?
秀家没有说不代表秀吉没有领悟到,秀家趁热打铁向其推销起了自己第二条政策《落城制》,及要求各大名根据不同的知行或者在丰臣体系内的政治地位,可以兴建不同规模的城池。
对于拥有多个领国的大大名,其领内的各国的城大小规模也得是不一样的,必须要对其进行限制等等。
秀吉听着非常感兴趣,直接让秀家回去之后整理成书,再呈送给自己审阅。
其实秀家这么坦然的将《一国一城》领拿出来给秀吉不仅仅是为了减少他对自己的防备心。
一来是因为历史上的秀吉虽然没有和德川幕府一样,将其书写城法律进行约束,但是确实有找个别大名谈过,要求他们对领内许多小城进行销毁,只不过没有秀家所说的这么彻底罢了。
既然迟早要来,秀家还不如自己将这个建议提出来,换来秀吉对自己的放心。
再说了这个政策确实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名的实力,但是他正在削弱的是那些拥有土地知行的小名主。
再过去他们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阵屋,甚至是城池。但是一旦《一国一城》令下达,他们就必须要隳城之后,搬到主家的本城居住,这样一来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家臣集往,能够加强大名对领地的掌控。
秀家将要转封去的关东,不仅仅是一块烂地,更是一块大小城池多如牛毛的地区,这里有名有姓的豪族数不胜数,坂东八平的子孙分散在各地,各家都有自己的城池。
秀家转封关东,最难办的事其实就是政令通行下去,城在别人手里,秀家对于他们的约束就少一分,如果借着秀吉的虎威将他们的城全毁了,他们失去了保护,秀家的安排才能更加通畅的下达。
“你刚刚说,你到了关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