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过去,全权指挥这次的战斗。
从咱们这里抵达太原城的具体骑兵穿插路线,方才我已经与二营长探讨过,途中,二营长再向你们具体说明。
我在指挥部等你们的好消息。”
“是!”孙德胜和陈大连应道。
出发前,孔捷最后嘱托沈泉,说道:“沈泉,你小子是营长里边鬼点子最多的,这次派你过去,我也能放心一些。
到达太原城附近之后,多动动脑筋,军事进攻是最后的无奈手段。
能用其他的方式终止日军与顽军的这次投降交接,就用其他的方式。
那毕竟是太原城附近,一旦暴露,就算骑兵连机动性很强,也会冒很大的风险。
把突击队用好,或许能够事半功倍。”
沈泉应道:“团长放心,我记下了。”
“去吧!”
“是!”
……………………
同一时间,在阳泉到太原城的中段,国军二五一团正在团长卢多贤的率领下,朝着太原城方向进发。
这二五一团,其实是一支国军顽军部队。
啥是顽军呢?
简单一点解释,就是顽固的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甚至是放着小鬼子不打,咱先去打八路军的那些国军部队。
这二五一团,是忻口会战战败之后,留在敌后的一支顽军部队,当时兵力只有不到一千人,后来又发展到现在的三千多人。
当然,并不是每一支留在敌后的中国武装部队,都会积极参与抗战的。
比如眼前的顽军二五一团,在团长卢多贤的率领下,就没怎么发展抗日的事业,倒是没事儿就捣鼓着怎么军事进攻周围的八路军根据地。
当然,大的根据地他是打死也不敢去的。
没事了也就打一打村镇周边的民兵队伍,八路军游击部队。
这些事情他还是很在行的。
说到这里,也就有了令人困惑的问题。
这二五一团算是发展的不错,三年多时间,全团兵力愣是翻了三倍有余。
也有三千多号人马,只是打一打地方的八路军、民兵或者游击队,这团长卢多贤是怎么把这三千多号战士给养活的呢?
很简单。
一个是靠着国军政府方面,还有晋绥军这边,时不时的补给。
毕竟对外宣称的时候,卢多贤可是一直表示,自己的二五一团,那可是坚持在敌后与日伪军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的。
更令人感到戏剧化的是,就这样一个昏庸无能,表里不一的顽军团长率领的顽军团。
甚至还他么成为了国军敌后抗战的典型!
蒋老板甚至亲自下令嘉奖,并在《民国日报》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
表扬了这二五一团在敌后抗日的光荣事迹。
而实际上呢,这二五一团会打鬼子和伪军吗?
嘿嘿,出乎人意料的是,人家真打!
是相当有默契的打法,类似八路军和一些互有默契的伪军的打法,双方对着空气打空枪。
意思意思就得了。
这叫光打雷,不下雨。
不知道情况的听见了枪声,或许还得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句,这国军二五一团真是好样的,能跟小鬼子打得热火朝天的。
这是日本人和卢多贤之间的默契,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暧昧。
这就要说到这卢多贤的二五一团,之所以能够养活三千多号人马的另一项重要物资、经济来源——与日本人的暗中交易。
二五一团这边,或者是出卖一些八路军的情报。
或者干脆暗中帮着鬼子对付八路军。
再加上可以偶尔卖一些枪支弹药什么的,换取二五一团需要的物资和军饷之类。
从忻口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