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另一端送过去,对齐。
缝了第一针。
还不错,稳稳当当的。
顿时信心大增。
能够缝第一针,就能缝第二针,这是一般的逻辑。
但是,这种手术还有另一种逻辑,那就是10分钟后,你很难坚持到第11分钟。
踮起脚尖的人,不能踮太久,你受不了。
刘牧樵希望他能坚持10分钟。
越是有这种愿望,10分钟就过得极快,很快就过了10分钟。
刘牧樵惊讶地发现,石友良虽然手术技能还比较生疏,速度也比较慢,10分钟正常应该缝合30针以上,而石友良仅仅缝了9针,但是,他过了10分钟之后,手竟然没有抖。
这就太令人兴奋了。
缝合速度慢,那是因为还不熟练。而不抖,更主要的是需要天赋。熟不熟练可以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天赋是不能通过后天提高的。
石友良又缝了一个神经束,终于,连续不抖的记录在18分钟的时候结束了。
“非常不错!”刘牧樵禁不住赞叹了一声,“石友良,今后你把速度提上来,追赶宋百年可能不需要几年时间,我希望早日成为jon。” 那也是5年之后。 别说李六一等不了那天,就算是我刘牧樵,也会疯的。 前两天刘牧樵去见李六一,他就不断哀求刘牧樵,要求他想法子结束他的生命。 刘牧樵安慰了他很久。 虽然刘牧樵懂高深的心理学,心理治疗水平很高,但李六一根本就不是心理疾病,他是真心的不想活了。 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其实刘牧樵自己也理解,不仅是刘牧樵,护理他的两个男护理员也理解。 刘牧樵不敢承诺什么时候帮李六一做身体移植术,没有一个称职的助手,刘牧樵绝对不敢轻易做头颅移植,或者说身体移植术。 这是不能失败的手术。 要做到万无一失,真的不敢下决心。 有时候,刘牧樵躺在床上想,心想,让宋百年做助手算了。但一想到失败,他就不敢往下想了,这种失败,完全就是杀人。 刘牧樵看着石友良,叹了一口气,接着又摇了摇了头。 这一幕,刘牧樵是潜意识中发出来的,可是,被石友良看到了。 他大惊。 刘牧樵对我十分的失望! 他惊骇地向甘教授求助,我哪里出问题了,刘牧樵为什么对我又叹气又摇头,我是不是有不可克服的短处? 告诉我!告诉我!刘牧樵,你别一声叹息,一个摇头就把我毁了好不好,你告诉我有什么缺陷,我改!<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