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对峙。
而鲜卑豪帅慕容定率部大踏步后撤之后,也接到了乌桓饶水部大王鹿鸣和虞山部豪帅东野送来的消息。
二人派来的使者表示乌桓大军撤退是因为汉军太过强大,乌桓人是战败而退的。至于为什么没有及时与鲜卑人取得联系,也是因为大军撤退太过仓促,大军的斥候没能突破汉军斥候的封锁。
对于乌桓人的说法,鲜卑豪帅慕容定一笑置之,并没有与乌桓人为难,只是让乌桓使者传话:让乌桓饶水部大王鹿鸣和虞山部豪帅东野尽快率部赶来汇合,以免被汉军各个击破。
就这样,汉军与鲜卑、乌桓联军开始对峙。鲜卑、乌桓大军慑于汉军的强大,一时之间不敢轻易南下;而汉军、匈奴联军则是被超长的补给线牵累,大军无法承受继续北上带来的危险和负担。
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几个月,双方谁也没能再进一步。
转眼寒冬来临,到了黄龙七年(前43年)二月。
经过数年的大发展,大汉帝国在各地新建的火器工坊陆续建成,大汉帝国火器产能开始全面增加,逐渐形成了井喷之势。
如今不光是陆军部设在各地郡国的武库都装满了各式火器,火铳、神机炮车等等,甚至在长安城内的陆军部中央武库内,还开始储存新近研发出来的火炮!
只是这种火炮只是陆军部刚刚研发出来的样品,经过试射,这种火炮的威力和射程都无法满足实战的需要,距离天子刘洵给出的标准也是相去甚远,所以现在只是囤积一些实验用的样品,距离列装部队还早得很。
不过即便是这样,天子刘洵也是非常高兴,专门下诏重赏陆军部的研发项目组,甚至给其中几名贡献最大的工匠封了关内侯!
与陆军部一样,此时的海军部也成立了专属于自己的火器研发工坊,专门改良和生产适合战舰使用的火器,取得了很大的收益。
如今海军部下设在各地的武库也是满满当当的,各式装备在战舰上的火器、投石机、弩炮等等“大杀器”堆满了库房,这还不包括装备给陆战营将士的火铳等等,那些都是专门单独存放的。
天子刘洵汇总了陆军部和海军部关于军备生产的各种数据,心中便松了一口气。
眼下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率领南军将士还在哀牢国、骠国故地镇守,南方的新疆土依然不太平。
倭地各国也是一样,虽然有南中大将军刘宏率军驻守,但是也是疲于应付,面对数千万人口的倭地各国,汉军的兵力太少了。
而西南高原更是危机四伏,西南高原上的羌人大军还在负隅顽抗,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率领十余万汉军将士苦战无功,就是吃了地形和气候的大亏。十几万汉军精锐奋战经年,花费了朝廷巨额的军费,却只能与羌人大军打成拉锯战,这也是天子刘洵事先没有料到的。
如今大汉帝国的火器产量剧增,朝廷已经有了足够的火器储备,天子刘洵便将汉军的全面换装事宜提上了日程。
数日之后,天子刘洵召集内阁大臣以及陆军部尚书史曾、海军部尚书杨辅等人在麒麟殿议事。
“数年之前,朕在河南地推行汉军火器化换装,效果显著。河南地的郡国兵战力大增,众多将士在历次对外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陆军部和海军部下设的火器工坊产量剧增,两部的武库也是非常的充盈。所以,朕决意全面推行换装事宜,在全国范围内,所有的汉军将士都进行火器化换装!”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即便是陆军部尚书史曾这样支持火器发展的大臣,也觉得天子刘洵的建议太过激进了。
要知道如今汉军的战力完全凌驾于周边各部、各国,汉军装备一些火器可谓是锦上添花,可以进一步加强汉军的战力。
可是让汉军将士完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