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很有意思(2 / 3)

天下珍玩 九年尘 3316 字 2021-05-16

子上还有落款录金圣叹句,民国十七年制。

这东西没什么问题,的确是民国年间的一幅玉石对联。

唐易冲文佳点了点头。其实,文佳感兴趣的,是这幅对联的内容。这幅对联首先意思很有见地,什么最能消磨傲骨?长揖,唯唯诺诺的人肯定没有傲骨。雄心怎么没的?半酣,一个醉汉,哪来的雄心?

写这幅对联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金圣叹,而且,这副玉石对联的字体,也是仿照金圣叹传世的书法作品来的,挥洒恣意,真是透出傲骨铮铮。现在这幅作品的真迹,被收藏在沪海博物馆。

不过,文佳看上的这副玉石对联,和唐易看上的东西不同,文佳是挺感兴趣,但却也不是不买不行。虽然看到唐易点头确定年份没错,但文佳杀价仍旧十分凶狠,而且也不太过留恋。最后,这老板是一万拿货来的,两万卖给了文佳。合着就算还是二十万,买了两件东西。

刁钦三和支雄没看上什么东西,眼见唐易和文佳都买了,刁钦三主动上前处理交易,因为东西都要先运到他指定的地方,至于他先掏钱,也无所谓,事后都是阁宝多分店的账目。

刁钦三去签合同交易的时候,文佳笑问唐易,“我感觉和金圣叹挺对脾气!”

“你和一个明末清初的人也能对上?”唐易也笑了,“不过,这个人,确实很有意思!”

“噢?我只知道他不走仕途,以写书评注为乐,这副对联,是他评点西厢记的开首两句。”文佳看了看唐易,“他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不走仕途是为文人清高。你说的这个‘很有意思’,倒是让我很感兴趣!”

支雄在旁边听了,“唐先生上次就让我耳目一新,这个我倒是也想听听。”

唐易想了想,“咱们出去吧,在外面等刁兄。”

三人走了出去,在门口一侧,唐易点了一支烟。

“先说他的名字吧,据说他姓张,原来叫张采,不过因为金圣叹这个名字太响亮,所以之前的真名真姓反而不好考证了。为什么叫金圣叹呢?是因为明亡之后,后金(清)得了天下,他觉得就连圣人都得无奈叹息,所以自己改名金圣叹。”

叫这个名字,胆子真是挺大的,这可是在调戏满清统治者。但又不得不承认,调戏得很有意思,字面上也抓不出什么大毛病。

显然,金圣叹对满清的态度是很排斥的。金圣叹有个舅舅,叫钱谦益,本来是明朝的大员,李自成进京之后,他转投南明朝廷;后来又投降清朝。这个“三朝元老”还挺能活,活了八十多岁。

就在钱谦益八十大寿的时候,金圣叹因为母亲让他去,他虽然很鄙视这个舅舅,但还是去了。结果宴席之上,有人提议说,“钱大人啊,您的外甥可是出名的才子,今天又来了,可得让他展示下文采!”

好啊!金圣叹并不拒绝,提笔写了一副对联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够狠!钱谦益这个当舅舅的,没吐血也很不容易。

文佳看到的这副对联消磨傲骨惟长揖,洗落雄心在半酣。正是金圣叹点评西厢记的开首两句。西厢记现在是古典名著,当时却被很多人批得不行,因为描写了偷情和一些私密的事情嘛!

金圣叹却不管,点评尽是夸赞不说,而且夸赞得别具一格,比如私密处长疮,用热水泡之,不亦快哉!

最后,金圣叹点评版本的西厢记,比原版卖得好多了,就连顺治皇帝也喜欢看。

你说有意思没意思?

金圣叹点评名著是出了名了,他点评的水浒,把后半部分招安的情节直接抹掉。还有一次,他去苏州报国寺玩儿,晚上没睡着,大半夜去找方丈借佛经,方丈惊讶问道你借这个干什么?他说点评点评呗!吓得方丈愣是没借给他。

金圣叹最后是被砍头的。因为当时吴县知县搜刮民脂民膏,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