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蓬勃的时代。
那是一个诗集能够卖出百万册,纪实类文学能够影响整个国家舆论走向的年代。
光辉文化集团,就是靠着那个对文学、艺术如饥似渴的市场环境,成为华国最大的文化传媒公司。
也正是靠着那个年代的特殊环境,付家获得了如今娱乐大佬无法想象的人脉资源。
当然这种和高层无比密切的关系,也导致对光辉传媒对华国文化输出海外的需求,远远大于盈利的欲望。
这也是前几年,光辉文化集团一直没有进入娱乐圈,没有进入影视行业的主要原因。
海外对华国文学和传统艺术的认同和认识,一直要远远高于对华国影视作品的认同和认识。
这也就让光辉文化集团,过去很多年,一直致力于向海外输出华国的文学作品和传统艺术作品。
直到三四年前,随着华国电影市场的爆炸式发展,华国影视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华国文学和传统艺术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更重要的是,光辉文化集团的盈利越来越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广大受众,都更喜欢影视剧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摆脱集团发展的困境和瓶颈,光辉文化集团决定向影视行业转型。
2012年,光辉文化集团旗下的光辉影视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商业大片——《封神降魔传》。
这部电影的口碑很烂,但靠着还算不错的特效,依然获得了了47亿的票房成绩。
但光辉文化集团发现,刨除电影的制作和宣发成本,将近5亿的票房,他们顶多只能挣1亿多。
对于一部电影的制作投资商来说,一部电影的票房,并不是扣除制作和选房成本,就是纯收益。
首先就要扣掉总票房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33的税,这些都是要上缴国家的。
剩下的917,才是净票房。比如《封神降魔传》的47亿票房,只有43亿的净票房。
而这个43亿多的净票房,影院要抽成40,院线抽7,剩余43,还得制片方和发行方分,而一般情况下,发行方会收取10的发行代理费。
幸好,光辉文化集团是自己制作自己发行。
也就是说,即便光辉文化自己制作自己发行,也只能拿到184亿。
如果是别人发行的话,他们只能拿到14亿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