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汗青作战向来喜欢兵行险着,但这并不代表他在用兵之前不会评估其中的风险。
相反,自从东出雉衡岭以来,每临大战,他在定下策略之前都会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并评估其中的风险,一遍又一遍地完善自己的策略。
只是,外人并不知道其中详情,在他们看来,他就是个又横又楞又不要命的家伙,所以才会定下那一个个险之又险的计划!
就连他麾下的一众将领也不清楚他每每定计之前都经历了怎样的煎熬,只觉得他素来喜欢兵行险着,而且每每又能算无遗策,战无不胜!
所以,当李汗青在西山军政学院的课堂上强调在实施每一个用兵策略之前都要对其中细节进行风险评估时,一众学员都有些不以为然大帅您逢战必胜,咋就从来没听你提过其中的风险?
所以,李汗青此刻便再次把“风险评估”提了出来。
这一场点评是他给西山军政学院第一期学员准备的最后一堂课,为的就是替他们查漏补缺。
为此,他特意选择了在校其间表现最好的学员——邓曼开刀,“邓曼!”
邓曼浑身一震,慌忙起身一礼,神色紧绷,“末将在!”
李汗青静静地盯着他,良久才抖了抖手中那份答卷,“你在答卷中写到‘突破汉昌、宕梁一线后,可以集结我军各部铁骑奔袭江城,必能出奇制胜,即便奔袭失败,后续也可调集两到三营精兵驰援,定能攻下江城’……这个‘定能’二字是谁给你的自信写上的?”
说到最后,李汗青已是声色俱厉,一时间,大殿之中一片死寂,就连侍立在殿外的亲卫也都神色紧绷,屏气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邓曼更是浑身颤抖,冷汗淋漓,心下一慌,“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末将……末将……”
他很想说他当时是因为想到了李汗青过往的战绩,这才写下了那“必能”两字。
但是,此刻被李汗青一通怒斥,他哪敢辩解,吭吭哧哧地憋出了一句,“末将知错了!兵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战局变幻无常,未定之前绝不可言轻必胜!”
闻言,李汗青神色稍霁,摆了摆手,“起来说话吧!”
“谢大帅!”
邓曼浑身一松,连忙拜谢之后,这才站起身来。
但等他刚刚站起来,李汗青又是声音一沉,“邓曼好歹还考虑到了集合我军铁骑不一定能奔袭成功,你们呢?除了邓曼的答卷,本帅没有在其他任何人的答卷上再看到对这一策略的风险评估!”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学员们顿时又噤若寒蝉了。
见状,李汗青的声音稍微缓了缓,“等一下,本帅会重点点评你们那些答卷中对每一个细节的风险评估,现在,本帅先继续来点评邓曼的答卷……”
说着,他低头翻了翻手中那份答卷,又抬头望向了躬身肃立殿下的邓曼,“你在政略一章中提到,‘巴蜀偏安西南,当地士族影响巨大,可以怀柔之策,再徐徐图之’……那本帅问你,在政略课上,本帅有没有讲过‘时宽时严’是为政之大忌?”
邓曼浑身一震,慌忙又躬身一礼,“大帅讲过,只是……末将以为巴蜀士族根深蒂固,若以雷霆手段镇之,必将引起反弹,拖延我军南下之步伐!”
闻言,不少人面露赞同之色,更有人轻轻点头以示赞同。
但李汗青却愈发恼怒了,“你啊你,何为大将之风?区区一个巴蜀,本帅等上一年都等得,你连停下来平靖地方的耐心都没有?”
说着,李汗青顿了顿,一声轻叹,“为将之道,戒骄戒躁啊!”
邓曼一怔,无言以驳,只得再拜,“末将知错!”
李汗青摆了摆手,声音温和了些许,“此事也不能全怪你,坐下说话吧!”
说罢,他环顾殿中诸人,神色一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