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配方(3 / 3)

韩冬 远行的路 3558 字 2021-04-08

韩澈待在云水宫,将宁可与常识召集过来,也正是为了商量该如何应对韩冬。这时听到常识所说,顿时有种宿命般的轮回之感。

常识说话的声线不高,状似极为淡然,但神情却显得异常凝重。越是练武之人,越是武功层次越高,对韩冬的认识也会越发深刻。

唐师的生平往事,在民间并无多少人知道,但在夏州各国高层之中却流传已久。

百年之前,夏州练武之人门派林立,为利益或是义气之争,结下的仇恨,往往比两个敌对的国家还要难解。

那时的夏州内忧外患,国与国之间互相攻伐,门派与门派之间,也是争斗不休。更有大蒙、汗国占据了夏州半壁江山。

整个夏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风雨飘摇,就是苗裔也有断绝的危险。唐师以大毅力、大智慧从融合世间武功入手,使得天下再无门派之别,消除了门派之间的纷争。

在此基础上,唐师首先将新武传于各国军队。使得军队成了传播武功的源头,经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军队的战力,也消除了各国各自为政的隔阂。这才使得夏州驱逐外敌,有了几分花团锦簇的景象。

因此唐师在韩冬未出现之前,不论文韬武略,当世都不做第二人想。就是现在,也还有人认为,唐师的武功应该在韩冬之上。

大殿的三人之中,就连宁可对唐师之名,也并不陌生。宁可虽然对于武功一道并不感兴趣,但也不得不承认,当年唐师融合天下武功的功绩,当世无人能与其相比。

韩澈与宁可心中的打算,本来还有心以随堂笔录所记载的奇巧之技,来对付韩冬。现在看来实在有些班门弄斧之嫌。

常识见两人显得更加沉默,随意之中说道

“依我看来,其实这部笔录,应该被称为随唐笔录更为恰当。因为这部笔录正是唐师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