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他们四个演员就有些忍俊不禁了,甚至憋着想笑。
照这么说的话,那任何行业都可以这么推,成功就太简单了。
不过,大多数人没那么容易被忽悠住。
只是一时间没想好该怎么问了。
中传有两大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哄台。
在京城高校之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你能在中传小礼堂的舞台上站一分钟,那么你就能在人民大会堂站上一个小时!
虽然有些夸张了,不过中传的学生毒舌可见一斑,心理素质一般的人在台上很容易被他们弄的下不来台。
有次校园歌手比赛,有个霓虹留学生参加比赛,刚开始台下少数人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了几句发现会的人太少,最后差不多全场一起起立高唱国歌,把那留学生的声音给淹没了。
有个小姑娘唱《明天我要嫁给你了》,结果底下一群人人就很大声音的用婚礼进行曲的调子唱“傻b了吧,结婚了吧,一个人赚钱两个人花”
传统不能丢,很快,又有个男生有些敬佩地看着李谦。
“李导您好,我们都很喜欢你之前的三部电影。”
李谦点头微笑,“谢谢。”
然而,台下一群人大声喊,“你还真信啊!”
我特么
“李导你好,我觉得《生死频率》的剧情过于俗套了,而且结局也让整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平庸之作,完全浪费了这个题材,失去了探讨人生、命运的意义,完全成了想当然的幻想,太过理想化了。”
李谦点点头,“这位同学说的不错。”
台下学生们有些惊讶,李谦这么谦虚的吗,这么容易就承认自己的不足。
看样子新闻果然是不能信的啊,要不是很看到了本人,还真以为是那种张扬自傲的人。
果然人如其名,谦虚。
不过,李谦接着又道,“《生死频率》其实就是一个借着时空连接的噱头,讲一个俗套的亲情的故事,我也没有在这部电影里讲什么人生和命运。”
“我想展现的是父子亲情,和通过奋斗、努力,去改变自己以及自己一家人的未来,很理想化的一个想法,虽然现实中努力不一定有收获。”
自己说自己的电影很俗套,这让同学们不知道怎么接了。
现在哪个导演不是张口闭口把艺术挂在嘴边,就算马小刚,以前拍那些贺岁喜剧,也都会说是为了表现什么小人物、都市边缘人的喜怒哀乐,折射平头老百姓的生存处境。
反正就是,老纸也是讲艺术的、有追求的。
到了李谦这里,反而不谈艺术了,不谈电影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了。
“李导不觉得自己太过功利了吗?俗套的电影是没有文化内涵的!”
“我只是想拍大多数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排除万难阖家团圆,就是其中之一。”
李谦笑笑,又道,“如果说这是功利的话,那刚才有人问我,怎么通过一部网大去赚300万,张口就是要赚几百万,算不算你功利呢,为什么没有人问我怎么样拍出更富有内涵的电影?”
跟这些同龄人聊天还挺有趣的,反正李谦既不立牌坊,也不要维持成功者、前辈的形象。
要不是李谦在台上,他们在台下,言辞就没这么平和了,那李谦就该骂起人了。
难得有这么轻松的活动,这些人可比路演时的观众难应付多了,那些电影爱好者各个阅片无数,知识储备量还丰富,甚至其中有时候会隐藏一些大佬,有时候难以招架就只能随便应付过去了。
而退场的时候,很多人还有些遗憾,让李谦就这么从中传的大礼堂全身而退。
不过还是不少学生,来要签名,然后剧组也和他们合影留念。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谦又带剧组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