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迅速着手轧辊采购报告。重点是在引进新材质上。那时轧辊材质有铸铁、铸钢、半钢、合金锻钢、低铬钢、高铬钢、到后来的高速钢,而我们用的是前三种,属于低端产品。新产品的价格肯定要贵的多,用户的一次成本投入较大,影响当年成本考核。新产品没有用过,用户在使用、磨削上没有经验,觉得风险太大。我们请来制造厂的专家,到热轧厂、冷轧厂去讲课,去做技术交流。新建的厂、员工年轻、领导年轻、他们对新的知识接受很快,交流效果还不错,同意先试制一批,看看效果。
第一批试制产品到货,使用时粘钢。专家现场再做分析,原来是我们钢板中的特殊元素导致,它对轧辊的硬度要求更。第二批提高硬度再试,钢不粘了,但轧辊容易断辊,表面龟裂甚至掉块。
我们都没有气馁,也没有言败。会同专家讨论后,采取了专家现场跟班作业,指导工人操作,调整每个轧机辊道压下量找到最佳匹配值;同时再对轧辊制造工艺进行改进,严格控制轧辊表面硬度的偏差。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批试制产品到货,按照修改后的操作方法作业,轧辊运行完全正常。接着专家继续留驻现场,一边跟踪轧辊作业,一边指导轧辊磨削,建立轧辊磨削手册。就这样低铬辊终于成功进入轧制线。该轧辊大大延长了换辊周期,增加了单辊轧制量,轧辊吨钢消耗成本降幅达10以上。 3年后当我离开这个部门时,轧辊的材质已经升级到了高铬,高速钢轧辊正在试制。制造业的发展可谓迅猛。
但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轧辊使用是一笔庞大的资金,用户当然是希望储备越多越安全。“储备是必须的,但储备多少,必须得有量的控制。”奔着这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主导下,板厂的各种轧辊订货量、到货量、出库量、消耗量、用户轧辊报废数、单只轧辊磨削次数等基础数据开始一一建立。那时公司计算机系统还没有联网,各单位都是单网运行。我们每天收集数据,每周进行动态分析,掌握轧辊消耗情况,排出异常耗损。经过半年时间,轧辊的储备定额(定数量而不是金额)建立完成,每个品种的轧辊储备设置了低位红线、中位线、高位控制线。这样制造厂可以提前一年拿到订单,按月按明细给我们生产发货。每季度末根据产量、检修情况做一次数量微调。我们按耗定储降低了资金占用,不在忙于无序的催货工作;制造厂成批次有序生产,节约了成本,不在为赶制某一规格而伤神;用户获得了稳定的产品质量,不在为轧辊质量波动而担心。尽管当时公司备件管理还没有实行储备定额,但轧辊的供应管理已率先开启了“储备定额”的先河。这一成功经验,后来被成功运用到了轴承、阀门等“零库存”的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