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换一种吗?”
杨一航从英文配料表中清晰地看到了添加糖类,加上色彩夸张的外包装,想都不用想,一定是糖分超标的产品。
谢欣忽然想起这个人似乎是不喝糖类饮料的,连咖啡也不加糖。
她的书架上并不都是酒类,凡是包装很有特点的瓶子,无论是酒类还是饮料,她都很爱收集,酒类又以甜酒为主,在男生眼里,这些酒都得算作饮料。
这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们,谢欣哪能全都记得住甜还是不甜,她只能凭借设计风格来区分口味。
“这瓶怎么样?”谢欣重新找了一瓶,递给他。
杨一航接了过去。
她在旁边对瓶身的设计风格侃侃而谈,要不是知道她的“底细”,可能会以为原来的设计师当真是按照她所说的思路来构思设计的。
“这瓶不行。”杨一航说。
这一瓶没有添加糖分,度数稍微高了一点。
谢欣说“那这一瓶呢?”
她又换了一瓶。
从酒厂的历史讲到营销再讲到评审设计延续了品牌固有的品味与风格。
杨一航说“还是不行。”
这一瓶从头到尾都很好,但他的本意是想喝这里的任何一瓶“饮料”吗?
谢欣真挠头了。
“那就只有烈酒了。”
喝她是不敢喝的,就放在书架上,抬头就能看到瓶身特别的包装,养养眼,也养一下灵感。
杨一航看了看,果然是烈酒。
“还是算了吧。”
辛辛苦苦帮她把书从图书馆搬到宿舍7楼,连杯水都不喝,这怎么能是她的待客之道呢?
“矿泉水你不介意吧?”
虽然水没有烧开,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杨一航说“……好。”
谢欣拉开抽屉,于是慢慢一抽屉各式各样的杯子出现在他眼前。
都是新的,她平时最常使用的十个杯子也是放在书架上的。
抽屉里的,全是新的,用于收藏,从未使用过。
“你挑一个杯子呗,都是我的收藏品,一次也没有用过。”
杨一航随手一挑,就选中了她最舍不得用,也是最喜欢的一只杯子,是她大一报道时什么都可以不要但不能不要的杯子。
这家企业并不是生产水杯的,是谢家一个合作伙伴在周年庆时送给最大股东的定制品,“限量”算不上,因为它根本就是“绝无仅有”。
谢欣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的稀缺性,而是它用料及其考究,上色的工艺十分独特,呈现的色彩在现在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也独一无二,款式极其经典,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代,用杯人是什么身份,都能与环境融为一体,并且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杨一航倒是不知道这些,他只是从这里面挑出了最吸引他注意力的那一个。
杯子嘛,就是拿来用的。
反正就是拿给他喝一下,又是自己叫他随便挑的,要是现在反悔,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谢欣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愿意让他短暂地“亵渎”一下她珍贵的杯子。
但在把水端给他的时候,手还是没忍住抖了一下。
杨一航伸手敏捷,躲得极快,从水杯里洒出来的水一滴也没有掉到他的身上,全部洒在了书桌上。
“啊!”
谢欣忙把杯子轻轻放在一边,呼呼扯了一把纸巾,就往桌子上擦。
可是水已经淹到了她的笔记本。
她把本子拿出来,又扯了一把纸,手脚麻利地封住了水继续往内页蔓延的势头。
内页一翻开,她传到微博的那张图就漏了出来。
杨一航瞳孔猛缩,这不就是他?
正常时候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