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3 / 5)

钱。真当你这个亲叔叔的银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于大娘这话不单单是说给于书楷听,更是在说给于家其他人听。省得有些人不懂感恩,反过来责怪于书楷说话不算数。

于老汉是没有异议的。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于书楷不也靠着自己走出了一条富贵路?而且他们于家而今已经很好了,于大宝几个孩子的现状也比于书楷小时候要好太多,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

但凡几个孩子确实有富贵命,只需要自己好好读书就行了。这条康庄大道就摆在几个孩子的面前,真不需要长辈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了。

于大哥他们几兄弟也觉得没什么。虽说他们也都想自家孩子日后能像于书楷一般大有出息,可读书识字本来就应该靠自己的刻苦努力,而不是凡事都想着别人帮忙铺路。

于书楷这个叔叔再厉害,还能帮于大宝他们几个孩子上考场做题?即便真的能,就一个长辈,却有好几个孩子,帮谁科考?帮谁做题?

说来说去,科考这事就是个人本事和能耐,于大宝他们以后想要有出息就得自行刻苦,跟他们在哪里读书并不相关。

于二嫂没想到这件事突然就这样结束了。她是真的很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送去五水县读书。只因她想要给孩子更好的,乃至最好的。

镇上的夫子如若真的那么好,于书楷怎么没有一直留在镇上读书?还要千里迢迢跑去五水县就读?

说来说去,五水县就是比镇上好么!而且于二嫂自己去过五水县,她亲眼见过五水县是如何的繁华和热闹,着实有些迷了眼。

只是眼下家里所有人都说不让孩子们去五水县读书,于二嫂一个人的意见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

垂头丧气的躲回屋里,于二嫂只能悄悄一个人可劲儿的发泄了。

“你又在闹腾什么?”于二哥一进屋,就看见于二嫂在闹腾,不禁就长叹一声。他们家的安生日子才过了没多久,于二嫂就不安分了?

“你真不想咱家儿子去五水县读书?”于二娘气呼呼的转过身,不敢置信的看向于二哥,质问道。

“想啊,怎么不想?”于二哥此话一出,明显感觉到于二嫂的情绪激动了起来,当即举起双手,认真解释道,“可我想的是让儿子跟四弟那样,靠自己考入五水学院。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这些当爹娘的也跟着沾光,可不就很是风光得意?”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咱家小四才多大年纪,这一等不是至少得十来年?万一咱家小四日后运气不好,一次科举没通过就得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是不是还得多等几年?”于二嫂从来都不是盲目自信的人。

科举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她这些年也就只见过她家四弟和隔壁的王锦言接连考过科考,成为了举人老爷。村里其他的学子,到这会儿连秀才都不是呢!

就说他们于家也有好几个孩子都在读书,还能每一个孩子都考过科举,成为举人?肯定不可能。

那么,想要自家孩子科举一路顺顺当当,他们这些当爹娘的势必得及早为孩子图谋。也是以,于二嫂对于小四能去五水县读书一事就极为看重了。

“多等几年就多等几年,其他学子不都这样?”于二哥倒是想得开,并不是太过在意。毕竟科举一事谁也说不好,他们上米村的夫子那么厉害,不也一辈子只是一个秀才?

可他们家四弟当初被夫子嫌弃成什么样子了?不也照样一路考到举人了?多厉害?

“别人家的学子是别人,跟咱们家能比吗?要是咱家确实没这个条件,我也不起这个心。可咱们家明明有四弟可以当靠山,给咱家小四铺铺路又怎么了?咱家小四可是四弟的亲侄子。”于二嫂不高兴的说道。

“那大宝他们就不是四弟的亲侄子了?都是一家人,干嘛非要分的那么清楚。”于二哥撇撇嘴,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