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伙都知道粮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年生多年存,是人世间最硬的通货。
而粮食的最主要用处,就是拿来填饱肚子,但只要存上个两三年不吃用的话,就会新粮变陈粮,价值上来个大打折扣,更不要说会有人把粮食存积个几十年当成奇货的。
此外,粮食也几乎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支撑物和锚定物,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行动保障,任何经济行为都不可能得以有效持续。
还有,粮食更是商品中间的置换基础,没有粮食你什么工匠、劳工甚至苦力都活不起,如何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那么,为什么说新币发型的规则里面,会有一个针对地主老财的大坑呢?
这当然还得要从古代的小农经济说起!
所谓的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所以个体的经济地位非常不稳定,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易于走向贫富两极分化。
我们就拿一个孑然一身的古人来打比方,咱们先不管他是靠搬砖还是挑担挣得了生活费,在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需求之后,但有盈余的情况下,他能够选择的投资方式不外乎设立工坊、购买田地和挖个地洞把钱存起来。
而春秋以后确立并延续的土地私有制,允许“民得买卖土地”,一方面算是积极促进了民间的农业生产,同时也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时代人真没有什么好投资的习惯和投资选择,因此往往在将土地产出置换成必须的吃穿用度之外,多选择以购置土地和直接囤积重金属货币的方式来理财。
也就是把粮食换成铜钱、金银,然后挖个坑埋起来!
那么结果就是什么呢?
越是和平年代,就越会出现大规模的货币通缩,而越是乱世则反而货币通胀也就越厉害。
但货币它不管是贵重金属还是纸币,它的作用只不过是经济流通当中充当价值锚定物和交换抵押物,它本身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也不能食用。
则我们都知道,要发展经济真正需要的是各种生产原料、是人力、是技术、是等价置换(粮食置换饲料、饲料喂鸡置换鸡肉、人吃鸡置换营养),金银等贵重金属只有在相对和平和相对公平的情况下,才能拿来作为抵押物交换物资,若果没有这样条件,它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无用金属。
那么,如果新朝还用贵重金属作为货币的话,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寻书吧
如果局势不稳定,地主老财们未必会舍得把地窖里的钱财拿出来花销,而若一旦局势稳定下来了,他们就更不会把地窖里的钱财拿出来了!
而号称强盛的盛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衰败于货币通缩,由于市面上的金属货币不够百姓流通,以至于民间只能以物易物,用绢、布、丝绸等实物来抵充货币。
那么好,新朝新币用粮食做锚定物,想要进入新朝的贸易体系进行交易,你要么持有粮食,要么持有内部代币(也即是粮票,但以后肯定要逐渐退出),要么持有官方新币,你说你有前朝的铜钱还有金银想花行不行?
当然行了,但新朝官方不负责兑换,你要兑换就直接找民间中介去兑换,汇率如何波动官方不负责!
那么,当你用金银兑换了新币完成了贸易,又想把盈利兑换成金银行不行?
当然也行,但官方还是不负责兑换,民间汇率如有波动,官方不负责!不负责!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