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句俗语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知道这句话的人未必知道李世民他一个人写出的诗歌就超过了三百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唐朝文青。
甚至,他的文学艺术成就还不是滥竽充数型的,单是从流传下来的《全唐诗》里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便可一窥端倪,其中不乏佳句,如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所以,不管是黄娜赠与杨义臣的《山坡羊·清河怀古》,还是画上这原版“倩女幽魂”里的“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此为1959年李翰祥导演版原诗),他都是能看得懂里面味道的人。
虽然当日入营时,黄娜用鞭子抽渣男柴绍的举动让他对黄娜的初印象有些没来由的恶感,但随后又经历了酒醉事件和大礼包这两件事后,李世民对黄娜的感觉到底是负负得正,还是加减归零却还真个难说,因此他不得不找点事做,好把注意力重新放还到黄娜的身上。
三娘李秀宁倒也没说错,眼下天凤军势大,又愿意送大礼包给李唐军,肯定是有缘由的……那么,为了家族大事计,这个人荣辱又算得什么呢?
翌日一早,天还没亮李世民便早早起身,好好收拾打扮了一番,但见他头髻玉冠、身着牙色白袍、腰缠玉带、脚蹬流云金绣六耳快靴。
若非这个时代还不流行折扇,否则再叫他拿上一柄写着“我踏月色而来”的尺二折扇,便是实打实的翩翩佳公子一枚了!
待得营中晨鼓骤响,李世民便也快步来至营门耳房处,向在此值戍的军官提出“听闻今日营中有大阅,不知可否冒昧一观?”
值戍军官看军职该是个排长,本来按道理说是没有权利让李世民这个李唐使者擅自出营来看什么天凤军大阅的,不过他非但欣然允许了,还极为热情的给李世民带起了路,引着他直往中军大营前的大校场行去。
坐落在黎阳仓城之外的天凤军大营,整体的造型犹如一个五角星般,分为一个主营和五个辅营地,其中主营的地盘自然是最大的,南北走向差不多五里,东西宽度也在四里半左右,并且在设施安置上,也是以围绕着营地中心一块长宽都是二里地的巨大校场来布置。
长宽各二里地也就的等于是长宽各一千米,也就是十万个平方米、一平方公里,理论上至少可以人挤人的站上十几万人,那么组织一个两、三万人规模的校阅倒也是绰绰有余的。
那排长自称也姓李,跟李世民套近乎的时候说他的出身据说也是河东李氏,而军中的资历也是什么高密二期的老兵,三言两语间便也和李世民搞起了自来熟。
在他的引路之下,倒也很快从位于东北角的偏营位置来到了主营,只是这时营中已经敲起了连续的通鼓,按照李排长的说法这等三百六十响的通鼓属于什么整备鼓,也就寓意着大阅就要开始了,便也急急忙忙领着李世民来到校场的东北角,然后上了一座仅有一个班士兵值守的望楼。
然后便也暗示李世民说既然敲了整备鼓就肯定没办法进入校场近距离瞧看了,不过这望楼高达八丈,从这个位置看去刚好能看到校场全貌,并且距离校场整备的校阅点将台也不算太远,应该能瞧清将台上的元帅模样。
登上八丈来高的望楼后,所能得见的场景倒也叫李世民好一阵眩晕,果真是能瞧见偌大的校场之上,居然横竖成排的整齐站列着至少上万人的阵列,每个人的间距都是两臂的宽度,规规整整、严丝合距的,叫李世民看着好一阵眼晕。
随后,待得整备鼓终于结束,便也瞧见一身大红金甲的黄娜果然快步来到了点将台之上,而且虽然望楼距离将台至少也有个百多米的距离,却也的确叫人能看清此时的黄娜是没用面巾遮挡面容的造型,但距离却还是实在太远了,也就只能隐隐约约瞧清人脸的大致轮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