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技术如何传承下去(1 / 2)

大航海的事情不着急,没有足够的船,没有经历过风浪的考验,什么都无从说起。

近海航行的船支,运兵到处走走倒没什么,但根本没办法远离岸边五里范围。这还是有指南针和望远镜,否则超过五里还是有可能看不到陆地。

还要期待不要遇到风浪,否则的话不能在风浪到来前靠岸,可能会翻船……

好在龙骨的构造,刘韬大概记得,画了图样给工匠。利用建造学的铆接技术,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龙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船造出来。

刘韬来到船坞的时候,第一艘大型远洋船,已经到了尾声。

检查,最后的装修,年底可以考虑试航一段时间,毕竟以前没造过。三个月内没有问题,才会正式作为标准,开始大规模建造。同时这艘船,也才会开始服役。

“没想到你们把技术完全吃透,朕非常惊喜。”刘韬接见了几个工匠。

“也是陛下给出的图纸和构造非常合理,我等才能造出这样的大船出来。”大匠激动的说道,他是个老船匠,造了二十年的船,从来没有造过那么大的船。

这次造船,不仅仅是任务,更是挑战和突破。真的把这艘船造出来,那么老船匠,大概可以吹一辈子!

朝廷派人找到他,拿出大汉皇帝画出的图纸时,他甚至不需要俸禄,都要加入进来。

“这样的船也就一般……”刘韬看了看船,作为远洋船也只是基础,更高级的他大概也有印象,但也仅仅是有印象。

没有谁会专门看一大堆航海知识,船只的了解大概也就是外观,内部什么情况,龙骨的构成一般也不会有谁会专门去看。更别说近代大多都是钢铁船只。

这个时代就算了,比如说抗腐蚀性涂料这点,就是最大的问题。再说,也没有那么多的钢铁可以这样挥霍,退一万步说,也没有什么进攻,非要用钢铁船只来防御。

“很抱歉,以老朽的能力,也就只能暂时做到这个地步。”工匠闻言,倒没有不服气,陛下能拿出这样的图纸,有更好的不奇怪。

只是对于造船技术的了解,这个程度,他也是花了不少心力才做到这点。

毕竟这年头,大多船匠,本身其实没有文化……能看得懂图纸,与其说是对数据的了解,还不如说是对船只的了解。

刘韬找了三十多个老船匠,能看懂的只有这个六十岁的老船匠。他的年纪,甚至已经没办法亲自参加建造,只能用丰富的经验去指点其他工匠建造。

甚至于,自己是否还有更多的寿命,去坚持到打造下一艘更大的船支,他心里也没底。

“打造完这艘船,其他工匠也有了经验……”刘韬看向老工匠,“到时候,你愿意成为大汉皇家造船学院的院长,把你的技艺传授下去吗?”

老工匠丰富的造船经验非常宝贵,不能就这样丢掉。再和语文数学结合起来,新一代的造船师,技术是否能更进一步,刘韬很期待。

“这个……”老船匠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的儿子也能进入学院教书,想来他的技术应该不比你差。”刘韬看向老船匠。

“老朽没有儿子……”老船匠神色黯然,生了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技艺。或者说,就是没有儿子,才把心思都投入到造船上面。

果然,又是传男不传女的那一套啊……刘韬叹了口气,因为这个不知道多少优秀的技术失传。当然,还有儒家奇技淫巧那一套言论,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毕竟生产技术提升,粮食产量就必然会提升,粮食价格就会下降。井田制为什么没办法恢复,因为生产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不管是农具还是耕种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

如果让大家恢复春秋时期的生产技术,那个时代的种植模式,一亩田就半石不到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