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十天左右的科举,只怕要硬生生提升到二十天。好在刘韬已经批准,临时为考生准备住处和伙食,至少哪怕不花一分钱,都能渡过考试阶段。
当然,想吃得好,自己进城里面买,这个也是不禁止的。这次考生里面,有中原,河北,西北的大量士族子弟。扣除已经明确表示,三代不能参加科举的,基本上都过来了。
就算明确表示不能的,他们这几年也默默培养旁系族人,来参加考试。不许也是针对他们嫡系,旁系族人一大堆,总能找到几个天赋还可以的。
以太原王氏来说,王允和王凌算是嫡系,但旁系里面王宏算一个,然后就是王泽和王昶这一系。另外颍川辛氏,辛评投靠袁绍,被禁止参加科举,已经回去培养年轻族人。
反而是辛毗一开始投靠刘韬,已经成为了颍川辛氏的族长。
颍川郭氏也一样,一开始看不起郭嘉这个旁系,前两年已经找到他,希望他能成为族长。至于原本的族长郭图,已经回去,在族学里面负责培养人才。
广陵陈氏也差不多,陈登成为新的家族族长,陈琮和陈瑀……两人还在服劳役,再过两年后回去广陵,成为新的守户犬。
守户犬也不是固定的,既然没办法出仕,没办法带着家族发展壮大,那么就回去守护祖坟祖宅。当然,这一代不行,那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那里吧!
以陈瑀和陈琮的才华,回去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话,下一世代的广陵陈氏,说不定会有不少顺利出仕的。这就是老牌家族的底蕴所在,很难彻底打垮他们。
哪怕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大家族依然是这样,弟子参军当官,旁系经营农业和商业,赚到的钱支援个嫡系,弟子又在官面上,规则允许的条件下,给予旁系便利。
家族的观念越强,越容易团结起来。反之只是依靠血缘,或者某个长辈凝聚起来的家庭,反之容易在长辈去世之后,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
“陛下,您让研究的木牛流马,已经研究出来了!”刚送走荀悦,苏双过来了。
“入蜀的路线勘察做好没有?”刘韬随口问了句,那是两三年前吩咐做的,主要是派人混入益州,把沿线的路线都给标注好。
重点是,有没有办法,在原本的路线基础上,开辟一条新的,可以行走的路线。
“勘察是勘察了……但要行走,怕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改造……”苏双为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