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份上,刘韬也不可能不见她。
伏完也没想到,自己到了需要依靠妻子来为自己出头的地步,偏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给伏完说情呢?”两人坐下,刘韬给刘华斟了一杯茶,笑着问道。
“夫君在袁绍篡位后就辞官了,他是汉臣。”刘华打了一下感情牌,“他也是士人,背叛阶级,整个伏家都会被士族孤立。偏偏伏家只有他一个,在外面撑场面。”
比如说杨家,杨彪叫嚣这辈子都不会投奔刘韬。实际上他的儿子似乎已经开始复习,争取明年科举能上榜,更早的时候,杨家就已经开始派人过来参加科举……
这种老家族,家里都有三五个子弟的。比如卢植,卢毓至今还没有出仕,年纪小是一回事,卢家要不要把注都压在大汉上,也是一个考量。
只能说趁着年纪还小,先观望几年。就卢家的家学,一两年来个紧急备考也没问题。
伏完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年轻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辈就他伏完一个在撑场面,有些东西必须要顾虑一下。
“皇姐和他有六子,好好学习一两年,明年去参加科举也是可以的。”刘韬回道。不愿意背叛阶级就可以放弃他?既然伏完能放弃自己,自己自然也能放弃伏完!
反正伏完不指望,他的六个儿子一个女儿,还能稍微指望一下。
“这也是我来的原因……伏德和伏雅,现在还是俘虏……”刘华叹了口气,把她来的真正目的说了出来。
伏完虽然不在袁绍那边出仕,但也出于押注,或者说袁绍半强迫的,把伏德和伏雅扣留在晋国为官。伏完拗不过,只能用押注这个说法说服自己。
现在晋国灭了,伏德和伏雅也作为俘虏,被看管起来。由于没有主动投降,他们可能要接受几年劳役,然后才能放走。
“劳役也就几年的事情……”刘韬随口回了句。
“他们本来并不打算效忠袁绍,他们只是跟着夫君效忠赵王。”刘华恳求道,“他们是无辜的,难道陛下还不能放过自己的几个外甥?”
如果刘华是刘韬的皇姐,那么她几个儿子,自然也就是刘韬的外甥。
不是她那么一提的话,刘韬还没想起来,自己和伏寿居然还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的确有些刺激,不过也让他打消了一些微不可查的念头。
想法是想法,不实现就没意义。家里几个母豹子还喂不饱,没这个条件去养更多的。
“朕当然可以赦免他们,让他们现在就回家,不过科举的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去考。”刘韬提醒道,话都说道这个份上,自己不开个后门说不过去。
“陛下,其实您应该稍微用一些近臣。伏完或许有对不起您的地方,但他也是汉室外戚,比起普通的臣子,更忠诚一些。”刘华尝试说了句。
“金日磾的后裔金旋,现在还是刘表那边任职,他的儿子金祎在袁绍那边,一样被俘虏起来。金日磾之后这样的大汉忠臣都没有效忠朕,伏湛之后的忠诚价值几何?”刘韬却不买账,这些所谓的大汉忠臣,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没本事,办事不密,还要想着刺杀曹操,最后把自己给赔进去。而且他们刺杀曹操,真的是为了让刘协掌权?或许有这个目的,但更多还不是为了自己能够捞到更多的权利?
他们跟着刘协投奔曹操,最后几乎都是挂着闲散的官职,都没什么实权可言。
刘华算是明白了,刘韬对这些‘大汉旧臣’没有半点好感,或者说给过他们机会,比如说钟繇和荀攸,甚至太医署的吉穆和吉邈两兄弟。
当时讨伐董卓时,便是最后的机会,可惜伏完等人没有抓住,现在还想要拉关系要好处,刘韬没打算惯着他们。
“这本来就是他们的选择,也怪不得谁。”知道刘韬的态度